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李逸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近年来,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支持政策,我国的商业航天也在迅速成长,已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制造名城株洲提前谋划,按照“以商业卫星制造产业链为切入点,从上游制造端向下游应用端推进”的思路,着力建设以通导遥一体化为特色的北斗产业园,加快培育北斗产业,再造株洲发展全新增长极。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创新,是商业航天发展的基因。“在商业航天这个新赛道,技术过硬,腰杆才能挺得直,步伐才能迈得快。”业内人士如是说。
位于株洲经开区的赛德雷特卫星智能AIT工厂,集卫星总装、集成和测试等功能于一体。项目总投资15亿元,其中一期建设智能化卫星生产线。目前,一期基地已实现主体封顶,正在进行室内装修,预计今年6月正式投产,将具备每年批量化研制150颗卫星的能力,大幅缩短交货期。
“价格贵、货期长、运管难、产量少,是目前中国卫星产业所面临的四大痛点。而赛德雷特的目标,正是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卫星生产基地,实现卫星的批量化生产,把价格打下来,把产量提上去。”湖南赛德雷特卫星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安好介绍,卫星智能AIT工厂将着手生产的几个订单,就包括“株洲星座”的两颗InSAR卫星。“目前,一颗卫星价格在5000万元以上。公司依靠现代工业化体系,批量化研发、制造卫星,通过模块平台、堆叠发射、敏捷控制、智能协同等技术创新,在满产情况下,可将整颗卫星的制造成本降低50%。未来,不同用途的卫星可以在同一个工厂,用同样的零部件进行总装集成,大幅度降低研制周期和成本。”
“株洲星座”的营运者,就是位于北斗大厦12楼的株洲太空星际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去年7月,命名为“株洲星座”的混合式InSAR卫星星座系统正式发布,它由16颗小型SAR卫星组成,预计2025年全部组网完毕。
这是国内首个混合式雷达遥感卫星星座,以“北斗+遥感”为牵引,在北斗提供的定位和授时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地球环境信息,共同构建一个基础设施的信息底座。“株洲星座”具备高精度地形测绘、高分宽幅成像、形变检测以及三维立体成像等能力,能够显著填补国内InSAR卫星应用市场空白,快速实现全球地形图测量,在地形测绘、地质灾害等多行业进行应用,效率大幅提高,成本也大大降低,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在北斗大厦4楼,株洲椭圆时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元嵬介绍:“这个蓝色的点,是椭圆时空在株洲建的一个地面站的位置,将于上半年投入使用。当卫星飞经用户提供的区域时,它就会自动进行数据的采集拍摄,好比位于太空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落户于株洲北斗产业园的直播地球中心,基于通导遥一体化卫星星座——星池计划,具备全天时、全天候遥感影像展示能力。星池计划是由100多颗智能卫星构成的综合感知卫星星座,它突破了传统技术限制,可为用户提供及时、广域、综合感知服务。同时具备星上智能处理功能,为电力、应急减灾、自然资源监测等领域提供灵活多样的支撑。去年12月,椭圆时空已成功发射3颗卫星,“星池计划”正加速推进,预计2027年完成整体建设,为智慧地球的建设提供高价值的数据底座支撑。
加速构建北斗全产业链
产业的生命力,在于各个主体之间相互形成的连接,连接越多、越强,越有活力,产业生态的生命力就越旺盛。
在株洲经开区北斗大厦,聚集有卫星制造、运营、应用等领域的北斗企业20余家,都是行业龙头。在一栋楼内,商业航天与北斗产业生态链实现基本覆盖,全国都不多见。
株洲北斗产业园成立以来,积极推动相关上下游企业集聚,营造良好产业生态。截至目前,已累计签约入园项目38个,其中椭圆时空、太空星际等8个项目建成投产,赛德雷特卫星工厂、卫星环境空间实验平台等7个项目加快建设,初步构建从部组件研发、整星制造、星座营运到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
在卫星制造端,园区围绕赛德雷特总部基地项目,引进航天科技空间环境实验平台、星启宇航、同裘雷盾、遨天科技等配套企业,初步构建商业卫星制造产业链;在卫星运营端,引进总投资15亿元的太空星际(总部)项目,为赛德雷特带来卫星研制订单,让株洲拥有了自己的卫星星座;在卫星应用端,引进航天宏图、椭圆时空等应用企业,进一步拓宽“北斗+遥感”应用场景边际,通过产业链企业的集聚,把“上下楼”做成“上下游”,园区产业生态持续优化。
天上星星参北斗,北斗园区看株洲。按照规划,株洲北斗产业园将立足株洲现有雄厚制造业基础和强大的技术创新实力,充分发挥规模应用市场优势,着力打造北斗规模应用示范园区,力争通过5年时间:卫星制造产值达100亿元、北斗卫星应用终端和运营服务产业年产值达200亿元、“通导遥”数据综合应用及配套产业年产值达200亿元、全产业链总规模达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