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一张蓝图向未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廖喜张 通讯员/夏慧君 沈小雅 刘智钰

    前言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把“三高四新”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加快实现“引领智能制造的中国式现代化幸福新株洲”的目标,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株洲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2023年12月30日,《规划》获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3月27日,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规划》新闻发布会,副市长刘飞勇介绍《规划》有关情况,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

    《规划》是株洲市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制定的空间发展蓝图和战略部署,是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高效能空间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空间政策,是市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和指导各类建设的行动纲领,也为编制下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开展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基本依据。

    我市首个“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

    《规划》是我市编制的首个“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是株洲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制定的空间发展蓝图和战略部署,是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高效能空间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空间政策,是市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和指导各类建设的行动纲领,也是编制下位规划和开展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据。

    刘飞勇介绍,根据国、省工作部署,2019年,市资规局牵头组织启动编制《株洲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充分落实了国、省有关重大战略和省级总规的要求,有效对接吸收了省、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组织开展了“双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双评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和未来风险评估),完成了18项重大专题研究和17项专项规划。

    规划方案形成后,多次征求市直部门、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相邻市州和社会公众意见,依法依规完成了社会公示、专家论证以及规划环评等工作。《规划》先后通过市规委会、市人大常委会、省规委专题会审议,于2023年12月30日获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

    具有七大特色亮点

    《规划》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反映了株洲发展的新特征,具有七大特色亮点:

    一是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实现“多规合一”,提升国土空间的支撑能力。坚持国土空间全域和山水林田湖草沙自然资源全要素覆盖,坚持发展规划的统领作用,坚持国土空间的唯一性,确保所有专项规划在一张底图上落实落地。

    二是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引领,全面落实省市重大发展战略,提升国土空间的竞争力。构建长株潭都市圈核心增长极,全力打造粤港澳战略新兴产业承接区、长三角创新协同示范地,共建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区、长株潭东部和赣西产业聚集区,加快推动株醴融合发展区、高标准建设株醴新城,打造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湘粤非铁海联运集结中心和长株潭普铁货物运输集散中心。

    三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国土开发保护新格局,提升国土空间的承载力。将256.04万亩耕地保护目标和231.05万亩的永久基本农田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15.39平方千米,划定城镇开发边界476.79平方千米。

    四是坚持产业集聚,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土空间的开发效能。全力保障“3+3+2”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空间。整合提升“三区五园”产业发展空间,新增城镇建设用地优先向“三区五园”倾斜,将有限的土地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重大项目倾斜,支持园区调区扩区。

    五是坚持内涵提升,引导空间高品位发展,提升国土空间的人文魅力。结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国家风景道、公园城市建设,促进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守住制造名城的历史根脉。

    六是坚持补足短板,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规划理念,提升国土空间的民生温度。加快构建15分钟生活圈,合理布局医疗、教育、文化、体育、养老、商业、邻里中心等服务设施。

    七是强化规划实施监管,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国土空间的治理能力。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以“数字化”引领国土空间治理方式变革。

    相关新闻

    《规划》编制前期调研3年之久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廖喜张 通讯员/夏慧君 沈小雅) 国土空间规划,并不是简单的几张“规划图”,由于涉及到各相关专项领域空间的统筹,既要协调选址、布局和空间规模,还要确保各类需求空间布局不冲突,并不容易。

    调查研究是基础。市资规局空间规划科科长夏奕鹏介绍,2019年启动编制后,调研了3年之久。同时,还积极借智借力,强化技术支撑,由中规院牵头,联合清华同衡等7家具有较强实力的编制单位组成技术团队,力求让《规划》更高质量。

    翻开《规划》,全文近10万字,内容非常详实。但这样一部事关城市未来发展的“总规划”,却给人一种“抠抠搜搜”的感觉。例如,《规划》中出现了很多“严格限制”“严管严控”等表述。“‘抠抠搜搜’是集约节约用地理念的体现。从增量规划转为减量规划,此次规划在具体布局上有增有减少、有保有压,突出了重点,提高了效益。”夏奕鹏说,减少的是低效用地、住宅用地的规划,但保障了重点产业用地的需求。例如,为单一旅游业态规划的株洲经开区注入了产业元素,增加了北斗、轨道交通和生物医药等产业布局。为重新起步的清水塘片区,植入了新能源、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形成有别于传统产业的新产业体系。

    《规划》如何更贴近市民?“大家普遍觉得株洲开放空间体验感不足、缺乏高品质的特色街道,便民小游园和小广场品质不高。”市资规局空间规划科夏慧君说,前期针对中心城区179个社区开展全覆盖式调研,收集了近300条意见和建议。回应市民呼声,《规划》塑造了一条“翡翠项链”项目,即依托神农绿轴和湘江风光带形成的25千米连续慢行绿道环,将建宁记忆、枫溪渔港、白石人家、株洲电厂、麻纺厂、石峰山公园、火车头广场等众多关键节点串珠成连,旨在为大家打造一个健康高品质的生活场景。

    ◆明确“三区三线”各项管控措施

    记者:《规划》中提到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构建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请问什么是“三区三线”?《规划》中是怎么划定落实“三区三线”的,对株洲未来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市资规局党组书记、局长徐业伟:“三区三线”,就是根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空间,分别对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本次“三区三线”的科学划定和严格管控,既是本轮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核心内容、重要特点和重大创新成果,也是统筹发展与安全、实施底线约束的重要抓手,更是充分发挥了国土空间规划战略性、引领性、约束性作用的重要基础。

    我市本次“三区三线”的划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指示要求为指引,充分落实了总书记提出的“要坚持底线思维,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把“三区三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的要求。

    全市共划定耕地保有量256.0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31.05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2015.39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476.79平方千米。同时,进一步明确了耕地保护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目标,严肃提出了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的管控要求,全面构建了生态保护红线分级管控机制,明确了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的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其他区域的开发建设和有限人为活动的分类管控标准,并对城镇开发边界的开发建设行为进行了刚性约束。

    当前正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我市正处于推动现代化新株洲建设的关键时期。近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2023年李强总理考察株洲,更是为湖南和株洲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而本轮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出台,特别是“三区三线”的科学划定,既为我市加快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格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也为我市全方位保障粮食安全、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合理优化全市城镇空间提供了全面的规划指导,更为我市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加快构建“3+3+2”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自然资源和规划支撑。

    ◆制定七大战略,分阶段实现规划目标

    记者:本次国土空间规划的期限是2021-2035年,请问到2035年,株洲的城市定位、规划目标及空间格局将是什么样子?

    市资规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张金望:本轮规划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将株洲城市定位为“国家先进制造业名城,中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交相辉映的神农福地”,并制定“底线安全、绿色发展、集约高效、智造赋能、魅力宜居、开放协调、安全韧性”七大战略,分阶段实现“全面建成引领智能制造的现代化幸福新株洲”规划目标。

    市域空间格局方面。根据对未来的空间风险与挑战的预判,发挥各县(市、区)比较优势,科学谋划农业、生态、城镇三大空间。一是巩固“一环三片”的现代农业格局。构建环城休闲农业带;打造北部都市型农业产业片,中部丘岗优质农业产业片,南部绿色高效特色农业产业片。二是筑牢“一江两水、四山多廊、一心十五地”的生态保护格局。以湘江、渌水、洣水等主要河流建立联通山水的生态网络;以大京山-雪峰山、阔坊山-大安山、云阳山-九曲山、八担山-钟形山等生态屏障为主体,以多条生态廊道为补充,筑牢生态安全基底;以长株潭都市圈生态绿心为核心,加强绿心保护修复和价值提升,加强15处自然保护地的生态保育。三是构建“一核一区一廊”的活力城镇格局。打造长株潭都市圈的核心增长极,加快株醴新城建设,加速株醴融城发展,以攸县、茶陵、炎陵等县城为中心节点,依托交通走廊,加快推进城乡融合。

    主城空间结构方面。确立“对接长沙、株醴融城、拥江发展”三大策略,构建“一主六片多组团”的空间结构。向北主动对接长沙协同发展,向东带动醴陵融合发展,向南依托湘江拥江发展。聚焦主城区打造长株潭都市圈核心发展极和辐射带动全域发展的核心功能承载区;聚焦主导产业打造6大产城融合发展片,全面引领智能制造。

    ◆体现“制造名城、幸福株洲”理念

    记者:株洲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的目标,请问本轮规划中是如何体现“制造名城、幸福株洲”的理念?

    市资规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张金望:株洲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规划》对此给予了充分的响应。

    “培育制造名城”主要体现在:一是合理构建“一主六片多组团”城镇空间格局。根据中心城区各产业片区的主导功能,构建云龙北斗、石峰轨道交通、荷塘硬质合金、芦淞航空、天元新能源、渌口高分子新材料六个产城融合片区,加速主城区和产城融合片区的功能集聚。二是整合提升“三区五园”产业发展空间。“三区”为株洲高新区、株洲经开区、和醴陵经开区,支持株洲经开区、醴陵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五园”为荷塘高新区、渌口经开区、攸县高新区、茶陵经开区和炎陵高新区5个省级园区。在本轮规划中,将有限的土地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重大项目倾斜,全额保障年度用地计划指标,稳步推进园区整合、扩区、调整和升级工作。三是全力支持科技创新空间。前瞻性布局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支持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保障多个技术研发创新平台的空间,建设湖南工业大学、九郎山职教科创城两大科教创新核心区,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建设幸福株洲”主要体现在:一是提升民生温度。建立“市、片区、社区”三级公共服务中心,重点打造1处跨江组合型市级公共服务中心,形成中央活动区;建设15处片区级公共服务中心,打造若干处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完善15分钟社区生活圈配置要求,实现老年友好、儿童友好、青年友好。二是彰显风景气度。延续株洲“山水田城”空间本底,构建“一江九水”蓝绿纽带;锚准公园城市目标,串联湘江风光带、翡翠项链、绿道网络等,实现“200米见绿、500米见园、2000米见水”的多元体验。三是体现文化厚度。划定18处城市更新重点片区,推动以清水塘为代表的旧厂区、徐家桥为代表的旧商贸区以及老旧小区、城中村的有机更新。四是标注幸福刻度。完善城市公交体系建设,重点建设3条都市区轨道和“两主、一环、多放射”快速公交系统;形成“一环十一射”的快速路系统,串联各大城市组团。五是提升约束力度。明确对县(市)的战略引领、刚性管控指标和要素传导要求。中心城区划定7个控规编制单元,明确核心指标、主导功能、重大设施和设计指引要求。中心城区外划定14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单元,确定“两图一表一标准”的指引要求。制定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目录清单,对接“三线一单”,有效指导专项规划编制。

    株洲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告

    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

    规划包括市域、市辖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市域范围为株洲市行政辖区;市辖区范围包括荷塘区、芦淞区、石峰区、天元区和渌口区;中心城区范围包括城市建成区及规划扩展区域,总面积473.81平方千米。

    规划基期年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近期至2025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一、城市发展新目标

    发展目标

    引领智能制造的中国式现代化幸福新株洲

    城市性质

    国家先进制造业名城,中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交相辉映的神农福地

    二、全域空间新格局

    1.

    区域协同格局

    (1)构建长株潭都市圈核心增长极

    生态共保,建设高品质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严格保护绿心生态,共建“具有世界影响的城市群生态绿心、彰显湖湘特色的长株潭中央客厅、人民美好生活的高品质共享空间”。

    产业共建,打造先进制造业走廊:聚焦长株潭东部先进制造业发展带,加强与长沙经开区、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雨花经开区、湘潭高新区等分工协作。

    创新共进,融入湘江科创走廊:高水平打造株洲“高新区、轨道城(北斗产业园)、航空城”三大科技研发创新圈,融入湘江科创走廊。

    多轨共融,打造轨道上的长株潭:完善“米”字型对外高铁通道布局,建设株醴城际、长株潭城际铁路延伸至渌口区南洲新区段,建设都市区快轨。

    服务共享,统筹高品质公共资源:加快三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共享,重点聚焦医疗名院、教育名校分部的设置。

    (2)链接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城市群

    链接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战略新兴产业承接区:依托京广线及水铁联运,引进和轨道交通、航空发动机等优势产业紧密关联的高成长性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

    链接长三角城市群,打造创新协同示范地:以全市产业园区为载体,依托沪昆线,积极协同长三角产业创新资源。

    (3)建设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

    推动文旅合作,共建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区:打造湘赣边经典旅游环线及一批“初心源”景区,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

    推动产业合作,共建长株潭东部和赣西产业聚集区:重点推进醴陵经开区、攸县高新区、茶陵经开区、炎陵高新区等湘赣边产业园区建设。

    推动环境共治,探索湘赣跨省界流域保护新机制:聚焦湘赣边区域共16条跨省河流,开展流域协同综合治理。

    推动交通互联,实现城铁、普铁、干线公路直连直通:新建株醴城际、升级改造醴茶铁路,形成“五高速十一干线”干线公路网络。

    2.

    全域空间格局

    (1)农业空间

    ●巩固“一环三片”的现代农业格局

    构建环城休闲农业带,打造北部都市型农业产业片、中部丘岗优质农业产业片、南部绿色高效特色农业产业片。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231.05万亩,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质保量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完善基本农田储备区。加强耕地全程保护,落实“长牙齿”的保护措施,实现全市稳定耕地一亩不少、新增耕地一亩不假、乱占耕地一亩不让。

    (2)生态空间

    ●筑牢“一江两水、四山多廊、一心十五地”的生态保护格局

    “一江两水”即以湘江、渌水、洣水等主要河流建立联通山水的生态网络,“四山多廊”即以大京山—雪峰山、阔坊山—大安山、云阳山—九曲山、八担山—钟形山等生态屏障为主体筑牢生态安全基底,“一心十五地”即以长株潭都市圈生态绿心和15处自然保护地的生态保育为核心,加强保护修复和价值提升。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15.39平方公里,加快四片重点地区的生态修复,实施21个生态修复重点工程。

    (3)城镇空间

    市域空间格局

    ●形成“一核一圈一廊”的活力城镇格局

    “一核”即“株洲中心城区发展核”,“一区”即“株醴融合发展区”,“一廊”即“醴炎县域经济发展走廊”。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476.79平方公里,形成“1个市域中心城市、2个市域副中心城市、2个县域中心城市、26个重点镇和41个一般镇”五级城镇体系。

    ●构建“主辅联动、一轴两带”的株醴融合发展区

    “一主”指株洲主城,“一辅”指醴陵辅城,“一轴”指以沪昆铁路、沪昆高速、东城大道、莲易高速等交通动脉为依托形成的东西向城镇发展轴,“两带”指北部山林休闲带、南部乡村田园带。

    中心城区空间格局

    ●确立“对接长沙、株醴融城、拥江发展”空间战略

    以云龙大道为轴,向北主动对接长沙,共同建设长株潭东部先进制造业发展带;

    以东城大道为轴,向东实现株醴融城;

    以湘江为轴,南向实现拥江发展。

    ●构建“一江九水山岭环、一主六片多组团”空间格局

    “一江”为湘江,“九水”为霞湾港、白石港、建宁港、枫溪港、渌江、合花港、韶溪港、凿石港及万丰港九条核心水系,“山岭环”为融城九山和环城七岭。“一主”为主城区发展核,“六片”为六个产城融合的发展片区,“多组团”为多个产城融合组团。

    ●打造“一链百园、300米见绿、500米见园、2000米见水”空间体系

    “一链”为湘江两岸翡翠项链,“百园”为“郊野山林公园—城市山林公园—城市公园—片区公园—社区公园”五级公园体系,遵循公园城市理念,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2000米见水”。

    3.

    优化产业布局

    (1)积极保障“3+3+2”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空间

    3大优势产业

    轨道交通

    航空动力

    先进硬质材料

    3大战略产业

    电子信息

    新能源

    高分子新材料

    两个一批产业

    一批传统

    产业

    陶瓷

    服饰

    烟花爆竹

    一批新兴和

    未来产业

    功率半导体

    永磁动力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通用航空

    新型功能玻璃

    (2)整合提升“三区五园”产业发展园区

    “三区”为株洲高新区、株洲经开区和醴陵经开区,支持株洲经开区、醴陵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五园”为荷塘高新区、渌口经开区、攸县高新区、茶陵经开区和炎陵高新区5个省级园区。新增城镇建设用地优先向“三区五园”倾斜。

    (3)促进园区用地集约高效发展

    ●建立园区的动态监管机制,明确工业用地的投入产出标准。

    三、专项支撑

    1

    综合交通

    (1)构建多模式协调发展的市域综合交通体系,打造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和绿色友好的交通示范都市

    三网融合,强化轨道交通引领

    ●高速铁路:包括既有京广高铁、沪昆高铁,新增衡吉高铁。

    ●城际铁路:包括既有长株潭城际,新增长株城际、岳长衡城际、株醴城际。

    ●普通铁路:包括既有京广铁路、沪昆铁路、衡茶吉铁路、醴茶铁路、文茶铁路。

    公路链接,建立畅达便捷联系

    ●布局“八横四纵”的高速公路网。

    ●建设“十二横六纵”的干线公路网。

    枢纽升级,提升区域辐射能力

    ●规划“两主六辅”综合客运枢纽体系。“两主”即株洲西站、株洲站综合客运枢纽。“六辅”即株洲南站、醴陵站、醴陵东站、攸县站、茶陵南站、炎陵东站综合客运枢纽。

    ●形成“1+4+N”的通用航空网络,形成以“一江两水”为骨干的干支直达、通江达海的水运体系。

    ●构建“一核一带”的物流空间布局体系,建设市辖区物流服务核心区,重点打造环株洲北站物流枢纽中心;打造湘赣边物流发展带。

    (2)构建绿色出行友好的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体系

    形成多元立体的公共交通系统

    ●构建以轨道交通、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基础、公共自行车为延伸的公共交通体系。市区采用集约型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30%,占机动化比例60%。

    ●加快推进都市快轨线S3、都市快轨线S4建设。

    ●形成“两主、一环、多放射”的中运量快速公交系统。

    构建内畅外达的道路交通系统

    ●加快形成“一环十一射”的快速路系统。

    ●中心城区路网密度达到8km/km2以上。

    建立舒适安全的慢行交通系统

    ●形成以“一轴、两环、八射”为骨架、“四横一纵”为补充的绿道休闲系统,实现步行与自行车出行友好。

    2

    文化魅力

    (1)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革命文物、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的保护体系,实现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

    (2)促进传统文化活化利用:开展考古发掘和文明探源,支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建设。构建“两区两带八基地”文旅融合发展格局。

    3

    公共服务

    文化设施

    建立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村民小组(小区)五级文化设施体系。

    推动市图书馆、科技馆、纪念馆、剧院、会展中心等重大文化设施的建设。

    县(市区)推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三馆”的建设。

    教育设施

    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特色优质发展、特殊教育融合发展。

    推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扩量升级,推动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升级扩容,建设九郎山职教科创城,支持湖南工业大学“双一流”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

    体育设施

    建立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村民小组(小区)五级体育设施体系。

    提升市级体育中心,具备承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的赛事能力,满足全民健身、体育训练、体育产业的多样需要。

    县(市区)推动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健身公园、潇湘健身步道的建设。

    医疗设施

    建立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诊疗体系。

    提升市中心医院、市中医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市重大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市疾控中心、市精神病医院等专科性医院建设。

    县(市区)完善综合医院建设,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村民小组(小区)实现“一街道一中心、一乡一院、一村一室”。

    社会服务设施

    统筹推进扶老、救孤、助残等福利设施发展,建立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福利需求的社会福利体系。

    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儿童福利机构布局和功能。

    县(市区)加快1所县级失能失智照护服务机构和2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

    4

    市政设施

    供水设施

    “引洮润株”工程建成前以湘江干流、渌水、洣水作为主要供水水源,以大京水库作为应急备用水源;“引洮润株”工程建成后,以洮水水库作为第一水源,湘江干流、渌水、洣水作为应急备用水源,至2035年,城乡供水普及率达100%。规划13座水厂,供水能力达到181.3万吨/日左右。

    污水设施

    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安全排水格局。至2035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44.3万吨/日左右,规划城镇污水处理厂21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55%以上。

    电力设施

    鼓励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构建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至2035年全市用电供电能力达到396亿kWh/年。规划1座株洲火电厂、5座500KV变电站、43座220KV变电站。

    燃气设施

    提高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以忠武线、西气东输二线、规划西气东输三线及新粤浙管线为气源,至2035年天然气消费总量达到12亿立方米左右,各县市天然气居民气化率达到90%,中心城区达到100%。规划10座天然气门站、6座分输站和2座清疏站。

    5

    安全韧性

    完善防洪减灾体系

    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继续实施湘江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区域骨干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构建现代化的城市防洪减灾体系。中心城区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醴陵城区、攸县县城、茶陵县城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炎陵县城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其他地区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提升城市内涝防治能力。中心城区内涝防治标准为30年一遇,醴陵城区、攸县县城、茶陵县城和炎陵县城内涝防治标准为20年一遇,其他地区内涝防治标准为10年一遇。

    打造海绵城市示范区,充分利用山、水、林、田等自然海绵体,改善城市水环境,提升水安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小于75%。至2035年85%以上的城市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

    优化危险化学品风险防控体系

    优化“一中心、二园区、三基地”的空间布局,构建“生产企业进园区、经营交易进市场、储存配送进基地、全程环节进行监管”的危险化学品风险防控体系。

    强化防疫防控体系

    建立“平疫结合”的防控预案,确定定点医疗机构的备用空间,分区分级构建国土空间防疫单元,统筹规划城市防疫要素支撑系统,提升城市防疫体系的智慧空间治理能力。

    健全消防救援体系

    以“5分钟灭火救援圈”为目标,加强消防用地控制和消防站建设,加强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危险化学品及山林防火等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构建水陆空相结合的城乡立体消防救援体系。

    加强人防避难空间布局

    以人防指挥工程为核心、人员掩蔽工程为重点、医疗救护工程和防空专业队工程等专用工程相配套的人防工程体系。中心城区战时人口疏散比例为常住人口的40%,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力争达到1.5平方米。

    四、构建实施传导体系

    1.

    构建规划体系

    ●以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统领,建立“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三级”为“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构成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体系。“三类”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

    2.

    建立规划传导体系

    ●总体规划向专项规划传导: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依职责组织编制各级专项规划。专项规划要依据总体规划统筹相关空间需求,并细化落实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格局、各项目标和重大任务等。

    ●总体规划向下层次总体规划传导: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空间格局和重大任务等,应通过指标控制、分区传导、底线管控、名录管理、政策要求等方式,逐级落实到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重点保障国家和市级重大战略任务和项目落地实施。

    ●总体规划向详细规划传导:详细规划应依据批准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进行编制和修改,不得违背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确保总体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结构布局、空间底线和重大设施传导并落实。详细规划应结合具体情况优化落实总体规划确定的指导性要求,依法审批后的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城乡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详细规划应同步更新至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

    3.

    完善实施监督体系

    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

    ●夯实多元化的自然资源和规划数据体系。汇集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交通水利等多源数据,形成“坐标一致、边界吻合、上下贯通”的数据体系。

    ●构建现代化的国土空间规划治理体系,协调规划冲突、实现规划编制、审批、修改和实施全生命周期监管。高效完成规划符合性审查、规划修改动态维护、规划质量评价。

    ●形成智能化的决策执行辅助体系,实现规划条件自动生成、实景三维协同审批和规划预警提示。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