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口: 万亩农田穿上“环保衣”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村民正在为秧苗盖地膜。 肖霜/摄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邹怡敏 通讯员/肖霜)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3月23日,在渌口区渌口镇凳头村的秧田里,村民们忙着铺设地膜为秧苗搭建“房子”,帮助秧苗保温保湿。同样是覆盖地膜,今年凳头村用上的是0.015mm加厚高强度地膜,对土壤更有利。

    伴随着农用地膜的大面积推广,农膜残留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乡村绿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今年,渌口区抢抓春耕关键节点,实施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工作,发动综合实力强、带动效果好的农业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及种植面积广、积极性高的种植户参与,在全区8个镇因地制宜推广使用0.015mm及以上加厚高强度地膜1万亩,并按照使用3亩地膜补贴1亩的标准执行。

    据了解,加厚高强度地膜保温保墒除草效果好,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使用后更易于捡拾回收。在大棚蔬菜生产中,推广一次覆盖、多茬连种以及行间覆盖“一膜两用”“一膜多用”等技术,可以在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减少农用地膜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更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该区将进一步完善农用地膜回收体系,鼓励专业化回收,推动废旧地膜回收、处理和再利用;各镇履行地膜回收属地管理责任,由使用者从农田中及时捡拾移除后,定点堆放或交至回收网点,再由村、镇统一对废旧地膜进行归集、转运,进行无害化处理,从而逐步建立健全废旧地膜使用主体、村(社区)、镇、区四级回收体系。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