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冷血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彭新华

    邯郸杀人案,真的让人无语得窒息。三个未成年人联手杀害另外一个未成年人,受害人父亲残忍地看着解剖自己的孩子,你可以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伤痛。

    听说这几个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你可以说这是社会问题,更多的人则认为是法律问题,于是很多法律界的人士都在讨论未成年人犯罪年龄修订。但即使修订了又怎样?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解决不了所有的社会问题。一个社会没有一个坏人固然可喜,但没有一个好人何其冰冷!

    人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如果答案是后者,中国五千年文明一定不会延续到今天。仁义礼智信从来都是中华民族的行为准则,正如《觉醒年代》里辜鸿铭所说:“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就是温良。”

    当全网都在用情绪悲痛一个孩子的惨死,讨论十二三岁的杀人者是否该以命抵命之时,作为一名株洲老师,我深感责任之重。如果说留守儿童有心理问题,问题竟然严重到无法想象的地步?如果归因于校园霸凌,霸凌竟然严重到泯灭人性的程度?如果按校长所说,孩子的死亡是一个“意外”,可“意外”为什么如此有预谋?三个年轻生命终结另一个年轻生命,注定是满盘皆输的结局!

    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育人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教育,不只有教书,更要育人。我们教育孩子,不应该只关注学业、分数、成绩、技术,更要用自己的言行引导和鼓励他们坚持对真善美的追求,立德树人,向美而生,向好而行。

    社会并不完美,但教育的力量就是让正能量战胜负能量,好人应成为大多数,阳光照亮黑暗。有网友评论有人天生是坏种,胡锡进形容三个孩子是邯郸三害,全国人民都盯着,相信法律一定惩罚他们。我希望社会,特别是教育界在愤怒、悲痛的时候,更要反思。因为,在通往中国式现代化的路上,每一名教师都是崇德向善的推动者、实践者、示范者,未成年人的教育离不开我们,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我们。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