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半工半读岁月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陈开尧

    1964年8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坚持半工半读的方向》的短评,肯定了半工半读学校这一国家提倡的新生事物,培养了既能体力劳动又能脑力劳动的新人。

    党报的号召迅速传开,各地纷纷行动。当时正值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时期,各厂矿企业迫切需要大量中级技术人才,而像这样的职业学校却很少,短评发表后,政策宽松,只要工厂有师资、校舍和资金,就可以办学,学生毕业后由工厂自行安排就业。我记得,当时株洲的厂矿企业相继创办了重工技校、轻工技校、焊接技校、化工技校等十余所技工学校,市里还成立了工读办,统管全市的半工半读学校。经过全市统一考试,16岁的我被印刷工业中等学校录取。到校后,我们实行半工半读,一边学习,一边劳动,面向生产,服务生产。虽然条件艰苦,但那段充满深情的半工半读岁月却叫我难以忘怀。

    ●班上的缝补组

    1964年秋季,位于解放西街的印刷工业中等学校开学,为了尽快解决自给自足的办校经费和生活开支,学校组织的盈利劳动较多。劳动时同学们的衣服挂破了,鞋子穿眼了,不会缝补的要拿回家去补好,很是耽误时间。劳动委员晏金莲同学看到了,便与几个女同学自发组织了缝补小组,经常把同学们挂破了的衣服、穿坏了的鞋子拿过去,再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给同学们缝补好,第二天又送还给同学。十几岁的女孩子缝衣补鞋,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但那时,人们都自觉自愿地做了。由此,这种良好的助人为乐的风气,逐步在同学们中推广开来。

    ●多出来的饭菜票

    第二学期开学后,热火朝天的盈利劳动依然不停,因劳动强度大,饭量也大。然而,一个月只有29斤饭票和11元菜票,吃不饱的情况时有发生。直到有一天,全班男同学突然发现自己的课桌里多了5斤饭票和2元菜票,大家都不知道这些票从何而来。后来才得知,是班干部刘丽美组织全班女同学进行的一次饭菜票募捐。她们看到男同学一个个普遍吃不饱,便悄悄地组织全班女同学捐出一部分饭菜票给男同学。可是在那个吃饭计划定量的时代,女同学也吃不饱呀。女同学宁肯饿自己,也要从并不多余的饭菜中省下一部分捐给男同学,令全班男同学无比感动。

    ●化险为夷

    1965年夏季,为了锻炼身体和活跃生活,学校老师组织学生乘坐轮渡前往湘江河西游泳——因为西岸水质好且沙滩平整,同学们在清澈的河水中尽情享受戏水的乐趣。当时,男生大多会游泳,然而女生却全都是旱鸭子。

    带队的单老师决定编写一个快速入门的游泳训练计划,专门针对女同学。经过十多天的训练,女同学们基本上都学会了游泳,有的甚至学会了仰泳。然而,就在大家兴致高涨的时候,却差点引发大祸。

    原来,那河岸沙滩本来是平整的,但不知何时偷沙的船只在这片水域底下挖出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刚刚学会游泳的女同学们在江水中尽情嬉戏,不料,黄良萍、晏金莲等三位女同学不小心掉进了这个深坑,旁边的男同学紧急呼叫:“老师快来救人!”单老师听到后吓了一跳,以100米冲刺的速度冲到事发地点,潜入水中看到黄良萍还站在水底,头朝两边甩动,还没有呛水也没跌倒。单老师赶紧抓住她往上拉,她一出水面就惊慌大叫。如果再迟一分钟,就会缺氧沉入水底!

    其他男同学也迅速赶来营救,幸好一只大船经过,大家帮助遇险的同学抓住船边游回岸上,这场惊险的事故总算是过去了。

    ●冒名演节目

    上世纪60代初,株洲市的职工文娱活动非常活跃,全市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大型的职工文艺汇演。汇演结束后,还要对节目进行评比奖励。厂工会领导觉得在职职工文化水平低,难得拿出像样的节目。于是灵机一动,把这个任务交给半工半读学校,让学生去演。学校接到任务,立即选节目,挑演员,最后选定的节目是表演唱《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来自电影《洪湖赤卫队》中的一个片段。演员则敲定了八位男同学。同学们在课余时间抓紧排练,不辞辛苦,把每一个细节都排练得很周到,女同学则提供一切后勤服务。

    1965年春节前夕,全市职工文艺汇演在市工人文化宫举行,我们的节目在正式的演出中得到评委的肯定,居然得了奖,厂领导自然高兴。而那些评委并不知道,这个节目并不是职工演出的,而是一群半工半读的学生演出的。

    半工半读的生活让我们收获满满,仅一年时间,学校就做到收支平衡,学习也没受影响。省工读办派专人来校了解情况,盛赞学校取得的成绩。

    1965年9月1日,《株洲日报》以整版篇幅推介了“印校办学经验”。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教学被迫中断,学生基本上在车间顶班劳动。1967年底,湖南省计委下文,将两个班的51名学生全部转为国家正式在编职工,学校停办,我的半工半读生涯就此结束。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