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萧锦忠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萧锦忠,清道光廿五年(1845)状元及第。 网络供图

    温 琳

    清朝一代,状元大半出自两江地区,湖南一省仅两人获此殊荣,其一为衡山人彭浚,另一个则是茶陵人萧锦忠。

    萧锦忠,初名衡,字黼平,号史楼,茶陵县下东人。

    根据同治九年修的《茶陵州志》记载:“生有异禀,家贫力学,经史手录成帙,尝日罄数十纸。”在民间,还留有一则萧锦忠借书的故事。有一次,他听说县城有个姓杨的人家藏书很多,马上上门求借。杨公子一见这素不相识的年轻人冒冒失失找上门来借书,感到很惊讶,但他见这个年轻人谈吐得体,态度诚恳,便提出:“借的书三天内归还,要是能背出来,以后你可以随到随借。”

    萧锦忠闻言大喜过望,连连应承。借了一部厚厚的书欢欢喜喜地回家。三天过后,他准时还书。杨公子信手翻开书,报了个页码,萧锦忠不假思索,一口气背出来,一字不漏。杨公子又随手翻一页,萧锦忠还是流利地背出来。杨公子惊喜不已,连称奇才,与萧锦忠结成至交。

    萧锦忠曾先后就读于洣江书院和岳麓书院,道光十二年,29岁的萧锦忠考中举人,去了北京,与名士来往频繁。他擅长诗赋,诗文精妙,广为流传,大家对他的科举之路均寄予厚望。

    道光二十五年(1845),即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屈辱条约《南京条约》签订的第四年,在这国难深重之时,皇宫中却在喜气洋洋地为道光皇帝的母后钮祜禄氏操办70寿辰,还特开一次“恩科”科举。

    四月十五日,乙巳恩科会试放榜,江都(今江苏扬州)人蒋超伯高中榜首。萧锦忠的名次不高,当时荣誉和赞美都集中到蒋超伯身上,萧锦忠不为人所注意。到了殿试,萧锦忠却出人意料地大魁天下,成为清代第88位状元,而会试第一名蒋超伯仅列第二甲第79名。

    萧锦忠考中状元后,北京湖南同乡会宴请戏班,唱了几天戏,旅居京城的湖南乡亲,则家家张灯结彩放鞭炮,以示庆贺。就连当时在朝廷当官的曾国藩,也给四位胞弟的信中说:“道光二十五年五月初五,今年新进士善书甚多,而湖南尤甚。萧史楼既得状元,而周荇农(寿昌)去岁中南元,孙芝房(鼎昌)又取朝元,可谓极盛……将来省运必大盛。”

    萧锦忠入职翰林院,为修撰掌修国史。翌年,萧锦忠风光回乡省亲,家中却连遭变故,两个弟弟相继去世。

    生性孝悌的萧锦忠不忍双亲子侄孤苦,便放弃回京赴任,以赡养父母、教养子侄。后来,父母安葬、子侄婚配等连年婚丧喜事,几经折腾,令他本不宽裕的家,显得拮据。

    好在萧锦忠诗书词赋造诣很高,又有状元“金招牌”,人们以得到他的诗文墨迹为荣,生活倒不成问题。茶陵、酃县、攸县、安仁、永新等地的一些宗族、富户慕名而来,请他题署、题诗、作文、作对。他为人随和,不论贵贱贫富,来者不拒,有求必应,如今茶陵还流传这样的说法:“萧状元的字是宝,就是笔太贱”。

    茶陵古城至今流传着他为作坊主写春联的故事。据传萧锦忠平日嗜食豆腐、豆芽和豆瓣酱,与左邻作坊主相处甚得。有年,除夕将临,作坊主请其书写春联,萧提笔上联连书七个“长”字,下联连书七个“行”字,掷笔而返。作坊左看右看,对此联不解其义,乃去向萧请教。

    萧锦忠说,上联二、四、七字读“涨”(zhǎng)音,下联一、三、五、六字读“杭”(háng)音,作坊主喜笑而退,回家就贴出,还特意放了一千响的爆竹,于是城厢内外喧传萧状元替豆芽、豆腐作坊写对联。翌年春节,作坊的顾客盈庭,豆腐、豆芽产销两旺,生意兴隆,利市三倍,受益匪浅。

    不过,多数求诗文、墨宝的,给萧锦忠的润笔很丰厚,因此他过得很自在安闲,也乐得随遇而安。《闲居即兴》就是他的生活写照:

    依山傍水房数间,行也安然,坐也安然。

    布衣得暖胜丝锦,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稀粥淡饭饱三餐,早也可餐,晚也可餐。

    无事闲游村市栈,棋也玩玩,牌也玩玩。

    雨过于晴上小船,今也谈谈,古也谈谈。

    夜归儿女笑灯前,饭在一边,菜在一边。

    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怡然自得的神态,宁静的平常心态,跃然纸上。

    咸丰四年(1854)冬,萧锦忠烤炭火中毒,卒于家中。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