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区智能育秧大棚里,1小时可制秧800盘。 记者/杨如 摄
扫码观看新闻视频。 制作:杨如
开栏语
春耕备耕正当时。眼下,株洲大地正奏响农业高质量发展“春之曲”。如今的田间地头,农机隆隆作响的声音越来越多,科技范更足,智能化更普遍。
强国必先强农。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农业科技支撑。随着科技强农的步伐加快,一批新技术、新应用、新产品,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道路上大步迈进。田野上都有哪些“科技范”?新农人如何当起“甩手掌柜”?今天起,本报特推出“田间地头有‘智慧’”栏目,探寻田野上的那些“智慧”,报道各地发展智慧农业的新做法、新经验。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杨如
万象“耕”新,田间地头有“智慧”。正值育秧繁忙时节,3月19日,记者来到天元区三门镇苍霞村智能育秧大棚基地,新鲜感扑面而来。
流水线作业、密室催芽,灌溉水肥一体……智能“育秧工厂”到底有多智能?只见一条水稻育秧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一个小时,能制800个秧盘;码放好的秧盘,被搬运到温度、湿度尽在智能“掌控”中的催芽室,36个小时后,整齐匀称的秧芽破土而出……种粮大户集中育秧,提升了水稻育秧的质量和效率,跑出春耕生产“加速度”。
镜头一:
流水线育秧,1小时制秧800盘
走进智能育秧大棚,一股热气袭来。操作员熟练地启动育秧流水线,在“哒哒哒”的声响中,一个个育秧盘“坐天梯”“过山洞”,有条不紊经过摆盘、撒土、浇水、撒种、盖土、出盘等环节,空盘被均匀填满,整个流程仅需30秒。
种粮大户、智能育秧大棚负责人吴爱珍介绍:“正常情况下,这个智能育秧流水线1小时可制作800个秧盘,一天运转8个小时的话,可以出6000多个秧盘,每亩按40至45个秧盘计算,可满足150亩水田用秧需要。既省时,又省心。”
“以前的传统育秧,1个人累得腰酸背痛,一天最多完成200盘,只能种5亩。”操作员称,眼前这条生产线,解放了双手,提高了效率。
操作员打开按钮,水肥一体灌溉系统启动,大棚内“下雨了”,雨水从分布均衡的水管中,有规律地滴到秧盘内,干燥的秧盘变得湿润。待秧苗“喝”饱水后,操作员再按一下按钮,“雨停了”。
去年,这个占地面积3060平方米的智能育秧大棚建成,今年首次全线投入使用,吴爱珍最大的感受是“轻松”。因为智能化,又方便掌控,今年的育秧周期控制在25天,她从3月15日开始育秧,4月10日就可以移栽秧苗了。今年,她计划完成700亩早稻育秧,目前已完成了500亩。
镜头二:智能催芽室,精准控制发芽
智能育秧大棚的尽头,有一间120平方米的房子,叫催芽室。
走进房子里,黑漆漆,犹如密室一般,看上去并无异样,但影响种子发芽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尽在智能“掌控”中。在育秧流水线上“产”出来的秧盘,会被搬运到这间密室。
干什么?精准催芽!
按技术流程,装有稻种的育秧盘,将在密室里度过舒适的36小时。
“催芽室里,恒温恒湿,温度控制在30℃,湿度85%左右,一次可催芽几千斤。”吴爱珍说,按这个温度和湿度设定,3天就能完成催芽育苗。
为了育好秧,吴爱珍可谓煞费苦心。她回忆:“以前育秧,24小时不能离人,半夜也得起来查看稻种温度,若是温度过高,就会‘烧芽’,造成损失。”如今,采用密室催芽,智能设定温度、湿度,稻种精准可控,不会出现烂芽等情况,发芽率普遍在95%以上,种粮大户更安心、更保险了。
这种智能化、流水线育秧方式,不仅大幅缩短时间,节约劳动力,还让培育出来的秧苗密度均匀,种子成活率高,极大地提高了早稻育秧效率,保证了育秧质量。
为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天元区落实党政同责要求,建立粮食生产区级领导联村制度,大力发展集中育秧双季稻示范片创建,确保今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7.7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