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阳
攸县东乡重镇官田,旧称关田,古代曾设军事关卡,关卡驻军,平时农垦,战时作战,故有“关田”之名,后作为军事关隘的关卡撤销,“关田”变成朝廷公田,而称“官田”,到清同治时,官田已成通用地名,但仍保留“关田”古名。清康熙二十五年编修的《宝宁寺志·圣寿山全图》中,在官田所处的地段有城池墙垛图样;清乾隆《攸县志》中有“关田渡”的记载,同治版《攸县志》的县境全图标有“关田”之名,“津梁卷·三江口渡”标地点时称“在关田”……可见其历史久远,是作古正经的古镇。
官田元明时属东江乡,清时属东江乡呈都。民国初属黄丰镇,后属七区呈字乡,1938年属三江乡,1947年属凤岭乡,设官田保。1950年9月设立官田乡,1956年6月成立官田大乡,其范围还包括附近的昭村、琴陂、新田等自然村。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原昭村划归燎原(黄丰桥)人民公社,原官田、琴陂、新田划归星火(鸾山)人民公社。1959年,酒埠江水库建成即将蓄水,除原址库区水位以上的部分居民仍居住在几个山冲里外,大部分官田民众陆续迁往他处生活。1961年1月,火子冲、文水平、杉木冲、田妈冲、枫仙湾几处的4个生产队从鸾山人民公社划归酒埠江人民公社,成立官田生产大队;1965年,海涧冲生产队、邓家湾生产队分别由湖南坳人民公社、黄丰桥人民公社划归官田生产大队;1984年4月,官田大队改称官田村,2011年4月与东塘村合并,称酒仙湖村。至此,“官田”这个地名在攸县的行政区划里彻底消失,但于我们这些官田的后裔而言,那风光旖旎的水面之下,却是我们永生不忘的故土,父、祖辈的讲述和文献里的记载,常常让我们犯上一种无法排遣的思乡之痛,在深夜里久久不能平息。
●市集繁茂
官田为攸县东乡的峡谷地带,两岸青山巍峨,攸水从峡谷中穿流而过,形成一个溪谷平原,山上植被密布,江上船筏穿梭,风景秀美,集市繁荣。官田有码头,码头上有布铺、药铺、书铺、豆腐铺、铁匠铺、卫生所、杂货铺、皮匠铺、蚊香铺、油榨作坊,有造船厂、船篙厂、制瓦厂、制砖厂、香粉厂、制香厂,沿河两岸,有几个竹木交易市场,四周小山冲里,有许多造纸厂和木炭厂。
官田有集市,有墟场,名扬江西、湖南。清末时,官田是全县51个墟场之一,民国时期官田是全县新增农村市场14处之一,至1949年其他集市自然消失,唯官田墟场独存,商贾除本地的外,还有来自萍乡、莲花、醴陵、茶陵的生意人。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官田开办了官田铁厂,规模大,较早采用水力鼓风,所产攸铁饼远销武汉、上海。1954年攸县人民铁厂迁入官田,1960年搬至酒埠江。官田一直有国家粮库,是攸县田赋粮食管理处8个办事处之一。办事处设稽征、储运两股,定员23人。古官田有钱庄,还有私人商铺厂家发行的纸币,叫印子钱,约5厘米长、4厘米宽,用油纸印成,上面印有币值、商号、厂号,等值于国家通用银元,陈瑞昌商铺、周骥德湘记铁厂,就发行过这种纸币,信誉可靠。抗日战争胜利后,攸县有18个邮政代办所,官田设立了邮政代办所。1930年至1936年,还从官田架设了通往萍乡的电话线。
●水陆要冲
古镇官田,曾经为攸县东乡的水陆要道。水路,攸水到官田后,水深江宽,是攸县东乡的一个重要码头,也是明清时期攸水沿岸的12个码头之一。小驳船往上游正东方一直可通到中洲柴家铺,连通阁前、黄丰桥、乌井冲、昭村;往东南方沿鸾山水一直可通到皮家洞口,连通江边、咸弦、琴陂。大驳船往下游西南方可直达攸县县城,连通攸县东乡商家往来,兵员快运,物资集散都取用于官田码头。古时官田设有三江口渡、官田渡、下官田渡,其经费大都由富家捐献。后又架设桥梁,三条江上,横卧五座木桥。
陆路,黄丰桥、柏市、漕泊、兰村、鸾山等地,官宦商旅往攸县县城都要取道官田,由官田往西南经由酒埠江、慈峰山、钟佳桥而到县城,往西北经由东塘、半山、马凰堂至皇图岭而连通醴陵,经笙塘铺至丫江桥、小集而连通株洲(过去属湘潭)、衡山。官田往东一路过黄丰桥、过柏市,一路过爱婆垅、兰村可到江西萍乡,一路经鸾山、漕泊可往江西莲花。
1958年4月,网岭至官田公路通车,设立客货汽车站,每日有往返攸县和醴陵的客货车。官田大队设立后,只有水运轮船和木船往来,改革开放后,市、县扶贫工作队进驻官田,筹资修通了东塘至官田,经昭村至黄丰桥的公路。官田陆路建有凉亭三座:下寒婆坳一座,红条石建筑,通东塘,亭名失考;洋湖一座,在东方,通爱婆垅和兰村,叫羲爱亭;西南方双子坳一座,通新田往酒埠江,名珍爱亭。洋湖,双子坳凉亭是民国年间积光先生(五八爷)独资捐建,给行人商贾歇足躲荫带来不少方便。
●巷陌人家
古镇官田村落沿攸水两岸自然排列,有几个大屋场。大江一线,有海涧冲史家、陈家,有锅炉下王家、刘家,有陈家湾陈家,有周家等周家、向家。小江台上有龚家、李家,南边大江旁有余家,下官田有曾家,东洲上有汪家。官田姓氏宗祠有余氏家庙、陈家祠堂、曾家祠堂。
余家老屋,是官田余氏的一个大屋场。官田余氏原住江西龙泉(现遂川),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迁入攸县,在嘉庆七年(1802年)获准立籍攸县。其间余氏族人购置产业,建成20余亩、进深三进左右两旁各两层一进厅的大屋,后殿以围屋,前有广场,左右建有二槽门出入,后来又辟有鱼塘,屋后又建有花台,后龙山大树参天,旌节坊下建有学堂,官田余氏几十户起初全聚居在此。旌节坊建在攸水南岸距三江汇合处岸边100米处山下,为石牌坊,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建。牌坊高三层,顶层立“圣旨”,中层为“旌节坊”三个醒目大字,下层刻有“攸邑处士余文才之妻何氏旌节坊”,是朝廷为表彰何氏二十五岁毁容守贞、艰苦教子成才而立。
官田城隍庙,址在陈家湾大道旁。城隍庙本应建在县城,传说县城有人在江西武功山订塑了一尊城隍爷神像,某年春夏时节迎神像回攸县县城时路过官田,小憩起程时,不意雷雨交加,轿抬不动,官田就建起了一座城隍庙。正厅为城隍神安座,左右有厢房。庙建成后,香火很是旺盛,厢房也就成了攸县东乡丐帮安身之所。
●文教先声
古镇官田历来重视文化教育。余家老屋有私塾,聘有老先生教孩子发蒙,陈家湾也有两家私塾。民国时期有公立官田女职校一所。留法法学博士余湘俊在官田码头上建有中心完小。余家祠堂建有育园小学。新中国成立后兴建了官田完小和附属中学。1956年附中升为攸县第三初级中学(即现在攸县三中的前身)。民国时期,官田开设了卫生所,抗日战争时,攸县沦陷,1944年县卫生院迁到了官田,抗战胜利才迁回县城。
官田风景优美醉人,吸引不少文人墨客,旧县志记载了明末清初著名文人陈五聚写的颂官田攸水怡潭风景的《怡潭漫步》:“拥褐行吟绕石田,看梅花放到溪边。岚横远岸迷僧寺,风起寒灯罢钓船。古洞猿啼芳草月,夕阳入渡乱桥烟。自怜落魄空留剑,惆怅魂销欲暮天。”
1927年,官田成立了农会、女子联合会、商会、童子会(儿童团)组织,为红军筹粮捐款。农会设在广济堂李仁和家。广济堂的大门贴有楹联:“广众高财取义;济人旭日存仁。”既表明了广济堂的服务目的,也隐含着农会的宗旨。
1928年3月14日,红军与白军在官田交战。6月28日,白军62师和保安团偷袭驻扎在至乐庵的红军,首战红军失利,有7位战士殉难,埋在半石冲木炭窑内。1931年5月,何健令湘南警备司令段珩镇守攸县,同时调四路军三大队齐光照部进驻攸县,令省要塞工程处处长刘运乾率工兵在攸县修筑碉堡。第15师43旅侯鹏飞所部进驻官田,挖掘了四处战壕(余家老屋后山、亦乐湖狮形、田木冲牛形岭和潭山上),修筑了余家老屋、桐山湖、牛角塘三座碉堡。至今还有一座碉堡残立在桑梓坳对岸山头,被渺渺碧水淹没半截,让人不由忆起当年鏖战的弥漫硝烟。
●永远的乡愁
我祖籍就是官田古镇的。曾祖父是官田一带有名的中医,新中国成立前家底殷实,家里开有药铺,建有花园。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公有制经济,曾祖父的药铺被国家接管,曾祖父调到县中医院工作。祖父是一名教师,当时在柏市乡教书,兴建水库时,用祖父的话说,离开故土时连一根筷子都没带走,更别说其他家产了。几年的居无定所之后,祖父终于在柏市买了一幢老房子安定下来。后来父亲亦在柏市娶妻生子、成家立业。
祖辈们当年居住的地点,如今大都已被大水淹没,一片烟波浩渺中无处可寻。看着碧波荡漾的湖面,我感慨万千,在那暗无天日的水面下,沉睡着我祖父和曾祖父生活过的曾经热闹繁华的官田镇,他们生活的足迹曾遍布官田镇的每一个角落。思虑及此,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