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芸霞
走进沩山,就像穿越了时空,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这座上世纪50年代修筑的沩山水库,就像一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镶嵌在沩山的群山之中。
库区内树木苍翠,碧水轻漾。薄雾轻绕的水面,一群洁白的白鹭正轻舞翩跹,水里倒映着它们轻盈的身影;几只灰褐色的野鸭悠闲游弋,划出一道道浅浅的水纹,轻漾开去;树枝上一只小巧的翠鸟,突然飞入水面,击水疾飞;草地上牛羊成群,悠闲甩尾,低头啃食着青草;岸边渔人静静垂钓,环库公路的健康跑道上,一群身着运动服装的人们,沐浴着柔静的春光休闲运动。
环绕水库一周,几十家农家乐安静地散落在群山的褶皱里,每家每户的招牌和菜谱里,都有一项特别推荐的本地特色美食:沩山糯米饭。近年来,沩山糯米饭成了食客们朋友圈、抖音号里的常客,吸引着三湘四水的食客纷至沓来。
第一次吃沩山糯米饭是在先生的叔叔家里。
勤劳敦厚的叔叔,一身皮肤粗糙而长满皱纹,但身体壮实,像老家门前那棵高大的栗子树,年复一年,沐浴着山里的春风秋露,静静增长着看不见的年轮。在叔叔还是孩童的年代,缺衣少食,糯米饭是山里人家逢年过节才有的美味佳肴。每逢过年,爷爷都要将收藏着的为数不多的糯米和芝麻豆子等拿出来,做一锅糯米饭给孩子们吃。爷爷做糯米饭的时候,叔叔总是好奇地踮着双脚站在灶台边观看;后来,叔叔长成少年,帮爷爷打下手,添柴烧火;再后来,叔叔找了婶婶,从爷爷的手中接过了年夜饭的锅铲,只是过年吃糯米饭的传统依然没有改变。
沩山糯米饭做法传统且讲究,须用到柴火灶和铁锅,还得两人配合,这是爷爷的爷爷传承下来的。
醴陵沩山的柴火灶也很有民间特色。灶门和锅的位置是分离的,灶门在厨房墙体的外面,灶膛设在厨房里面,这样既可以保证厨房的干净整洁,又没有烟火熏缭,很是科学。叔叔婶婶分工合作,一个负责烧火,一个负责做饭,两人配合,其乐融融。
做事麻利的婶婶准备食材,叔叔则给红彤彤的灶膛添了一把斧劈硬柴,舀起一瓢热水洗锅。洗净了的铁锅锃光瓦亮,一瓢油下去滋滋作响。倒上黑豆和花生米,一顿翻炒,随着噼里啪啦豆皮花生米爆裂的声音,厨房里香气弥漫。倒入淘好的糯米,与香气融合。此时,只见叔叔身子微倾,双手持锅铲,顺着锅底唰唰地搅拌。当米粒开始发粘,底层的米粒变得金黄,他停下了锅铲,用搭在肩膀上的毛巾擦了擦额角微微渗出的汗珠。大声对窗外的婶婶说,撤小点火。将锅内米粒尽量摊平后,撒上芝麻,顺着锅沿慢慢淋上热水,倒入适量的板栗、葡萄干、红枣、桂圆肉等,上盖,中火焖煮。灶膛的火均匀有力地燃烧着,二十分钟左右,婶婶撤掉了柴火,让灶膛里的余温将糯米饭焖上三五分钟,揭开木质锅盖,糯米饭特有的香味浸润着水汽,氤氲在厨房里,溢出窗外,飘得很远,很远……
夹一团热乎乎的糯米饭入口,轻轻嚼上一口,仔细品味那香中带甜,甜中带糯的味道,唇齿生香。再嚼,芝麻豆子红枣等食材在口腔里轮番轰炸,芝麻的香,豆子的粉,红枣的甜,米饭的糯……吃在嘴里喷香的,吞进肚里暖暖的。看似平常的食材,组合在一起,却是如此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它们让你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觉,人间美味不过如此!
任何一道美食的制作,都倾注着制作者辛勤的劳动。稻谷的收获,五谷杂粮的加入,让我眼前浮现出叔叔婶婶辛勤劳作的场景,阳光下插秧种豆,树荫下捡剥板栗,山坡上采摘花生……耐心制作烹煮的过程,让人感觉到生活的踏实,对食物肃然起敬的珍惜。
叔叔告诉我,最先开农家乐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弄,没有专业的厨师,也没有特别的菜谱,硬着头皮做了几道本地的家常小菜给客人端上了,没想到山里的家常饭菜朴素健康,得到了客人极其友好的赞誉,尤其是那道糯米饭,成了响当当的招牌。如今,叔叔家请了两个专业的厨师,每天接待上百位客人,周末更是生意红火,每天至少消耗五十斤的糯米,但糯米饭从来都是他自己亲手制作,从不马虎。
叔叔的性格却像极了这糯米饭,来农庄的客人一回生二回熟,热情好客的叔叔有一种糯米似的神奇力量,能将客人黏住,让你一直记住他热情开朗的笑声和温暖亲切的话语。
这几年,库区几十户像叔叔婶婶一样勤劳的山里人,依靠农家乐,做着本地糯米饭,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昔日贫穷落后的山区,变成了城里人向往的美丽乡村。叔叔家里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家乐规模由原来的小二层,扩展到了今天能容纳二三十桌的四合院。这座四合院,是沩山当地村民勤劳致富的见证,更是沩山人奋力生活的底气。品尝着香甜的糯米饭,让我感悟到只要勤奋果敢,坚持本真,这个时代一定不会亏待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