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记忆深处的清风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黄德胜

    1957年4月,草木茂盛、百花灿烂的时节,年过半百的谭振林从北京回到故乡——湘东攸县。谭振林可是当地的一个大“官”,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主管全国农业工作。为实现毛泽东主席亲自主持制订、经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而日夜操劳。为了全面掌握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方案,谭老经常深入农村调研。这次,他带着中央工作组,到攸县进行民主办社试点。

    攸县的领导与百姓在敬慕中又带几分拘谨,毕竟以往没有这么近距离地接触共产党的高官,但随着谭老的和蔼可亲和平易近人,这种拘谨消失得无影无踪。听取县领导汇报,召开座谈会,他认真仔细,交谈自如,在拉家常般的气氛中,让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谭老在听取各方意见后,确定民主办社试点工作的主旨:放手发动群众,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切实解决社内存在的问题,以达到加强团结,实现巩固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的目的。谭老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在工作中,必须从思想上到工作方法上都自始至终坚持群众路线。这次民主办社,就是要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真正让社员群众当家作主。”接着,他还亲自拟订了《办社干部须知》,特别提醒工作组的同志对农业社的干部要进行示范教育,帮助他们学会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根据谭老的安排,民主办社试点工作在县城附近的七一、株山、高二、云西和联星五个高级农业社进行。

    工作队员们5月中旬分别下到了各自要去的农业社。于是,谭老与工作组的同志一道,生活、工作在群众之中,他常常头戴草帽,脚穿布鞋,与当地老农无异,走村串户,参加劳动,同社员们促膝谈心,倾听群众的呼声和意见。工作组遇到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他总是亲自出马,和大家一起调查解决。

    在这种浓厚的民主气氛中,百姓敢想敢说,高二农业社的群众反映,该社1956年冬死了54头耕牛,牛肉总数与销售数对不上号,几乎少了一半牛肉,认为这是社里最大的一桩贪污案。谭震林听了汇报后,当机立断,亲自带着工作组成员跑到实地调查情况。查阅账本,群众反映的情况属实,牛肉总数与售出数有很大的差异,后发现卖出的牛肉有生的,有熟的,通过分析,认为问题可能出在这上面。正好碰上社里死了一头牛,谭老叫工作组的同志买下了两斤生牛肉,并当着群众的面煮熟后再次过秤,结果发现,熟牛肉的重量只有生牛肉的一半。后再次复核账目,出售的牛肉,有一半卖生的,一半是煮熟后卖的,这样与总数一点也不差。在事实面前,群众解除了疑虑,社干部放下了包袱。

    其时,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开展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5月22日,谭震林在攸县全县农村工作干部会议上作了一次重要报告。他结合民主办社中发现和解决的问题,特别强调民主作风。他说:“现在要解决农村的主要矛盾就是要解决干部作风不民主的问题,当前农村中的许多问题,不少是由于干部作风不民主引起的,有些矛盾是由于干部作风不民主而加深以至变得尖锐。”同时,分析了干部作风不民主产生的原因以及发展下去的危害性,并提出了解决干部作风问题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使攸县的党员干部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

    破解牛肉案,只是谭老民主办社试点中的一则小故事,百姓的感慨却很深,他的工作千头万绪,这么注重群众的反映,并亲自调查了解,弄清事实真相,还百姓一个说法。干部们也意识到,办事要民主,要透明,才能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群众的监督下,也能避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这件小事虽过去半个多世纪,但永远留在攸县人民的记忆深处,经时光的打磨,更觉意义非同寻常。看看如今的贪污案例,虽然五花八门,但总的来说,每个案犯都是在逃避民主监督或失去民主监督下进行的。只有民主的清风,才能涤荡那些腐败的行为,还社会一片清明的景象。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