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破解企业 搬迁改造后次生问题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黄艳群
针对企业搬迁改造后因土地管理不善引发的次生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以“环境修复+开发建设”试点为契机,多措并举破解资金难题,积极向上申请治理专项资金补助;发行政府债券筹集土地治理专项资金;以公司形式向社会募集资金;以持股形式向企业筹集资金。多种模式结合实现片区土地“环境修复+开发建设”,对于片区小规模不好利用的、企业看不上的小块土地由政府出资进行修复;针对部分企业资金不足,又有意向进驻的企业,可以采用政府+企业联合修复方式,对企业在税收、土地使用年限等予以政策优惠;需要企业自己治理污染的土地,政府进行评估后再给予企业使用,并予以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加强企业环保意识与责任意识,做好法制宣传的同时执法“亮剑”。搭建高规格听证平台,厘定行政管理职能与责任,并对整治可行性方案听取多方意见,确保整治效果。加强环保二次污染执法,发挥检察监督作用,督促相关企业清理工业固体废物、历史遗留重金属土壤、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
明确各方职责,形成联合执法机制。对于公共管理和环境问题,在代管单位加强巡查、管理、线索移送工作的同时,建议城管、街道、社区、环保等单位抽调部分力量协助执法治理,健全责任承担制度,确保具体落实到具体单位。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湖南工业大学 李新生
近年来,株洲市委市政府致力同步规划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职业教育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根据制造名城建设需要,特提出以下建议:
构建城市、教育、产业协同与融合发展共同体。精准推进专业建设对接区域产业,推动产业集群核心企业与相关院校共同建设职业本科制造类专业,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城市同频共振、协同发展。
发挥产业集群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资源集聚效应。发挥龙头企业作用,依托产业链相关企业组建行业协会,建设株洲市工业产品展示平台(资源网站)、产业集群展示平台。
夯实株洲制造名城工业文化底蕴,提升城市软实力。深入拓展集群企业的育人作用,集群企业博物馆、展览馆、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向各层级学校开放。建立产业集群企业技术人员转型到职业院校从教的人才流动机制,鼓励工程技术人员、工匠大师、劳动模范等到各类学校兼课。建设株洲工业文化发展的本土教材,推动制造名城工业文化育人。
加强株洲市技术技能型人才建设,实施技能强市战略。加快全市技术技能型人才建设的制度与政策设计,定期开展技术技能型人才表彰活动,加大中小企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纳入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力度。
加强老旧小区消防安全管理
荷塘区 周文洁
针对我市老旧小区多、消防问题多,特提出如下建议:
加强教育引导。存在老旧小区的社区应加强对居民的消防安全教育,制作消防安全教育宣传资料,增强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传授居民基本救护技能,张贴《居民防火公约》及灭火器使用方法图。
加强隐患排查。由街道、社区负责,对老旧小区的消防设施设备、消防安全现状进行逐一摸排、登记造册,做到整改有方向、实施有步骤。
加强群防群治。由属地政府统一组织,安排专门的部门和社区联合行动,建立长效管控机制,根据社区摸排的情况,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确保能正常使用;对没有消防设施的老旧小区增添灭火器、建设微型消防站,由社区组织建立志愿消防队,并开展演练,组织居民形成邻里互助、协同作战的联动局面。
大力推动家庭农庄建设
退休干部 谭敬炎
家庭农庄可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鼓励农民发展家庭农庄;鼓励家庭农庄根据当地资源和市场需求,种植或养殖适合的农产品,比如特色水果、蔬菜、畜禽等;鼓励农庄开展农业观光、农家乐、农产品加工等业务,吸引游客和消费者,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机会。同时,建议株洲选择一批经过培训的致富带头人,带头推动家庭农庄建设,进一步发挥家庭农庄在推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发展、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品质、推动乡村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