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与攸县增佳台的故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欧阳若伦

    曾国藩(1811—1872),号涤生,谥号文正,湖南湘乡人。他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后来,他仕官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成为清朝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

    有历史学者认为,曾国藩超人的学养和意志,入世的思想和智慧,影响着近代的中国。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如今忙于生计的平民百姓,对曾国藩知晓者可能不多。然而,在攸县丫江桥增佳台一带则不然。这里的人们言及曾国藩,便争相乐道曾国藩的为人处世,闲聊之中流露出对曾国藩的敬慕和感激之情。

    把“曾家台”改写为“增佳台”

    清朝咸丰年间(1851—1861),攸县北乡嘉都严仙岭东面山脚下,有个村庄聚居曾、皮两姓20余户人家。起初,曾、皮两姓人彼此间相互谦让,和睦相处,后来因给住地命名而产生矛盾。曾姓提出住地应命名为“曾家台”,皮姓的人却不接受。皮姓认为,如称“曾家台”,是把皮家“埋没了”,欺负了皮家,因而极力反对。为此两姓人各执己见,争辩不休,最后引发一场官司,告状至县衙。当时,论家财、权势,曾、皮两姓旗鼓相当,县令为此举棋不定,久久未作判决。

    此时,曾国藩已为朝廷命官,正驻省府长沙。于是曾姓派人携信去长沙晋见,请曾大人帮忙定夺。原本认为一笔难写两个“曾”字,派去的人相信曾国藩会帮助曾族说话,这场官司胜券在握。想不到曾国藩看信后,沉思一番道:“曾、皮两姓人都是大清皇朝的子民,同在一片蓝天下,同住一块土地上,本应和邻睦里,携手共建家园,如今为争一个地名互相生怨结仇。你们也不想想,难道为了一个虚名而让世代子孙互不和睦,争斗不息?其后果必定两败俱伤,此举绝不可取!”听了曾国藩简短的话语,曾家人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随即曾国藩挥毫在红纸上写下“增佳台”三个字,并解释说:“增:增加的意思;佳:美好的意思;愿你们今后不断增加美好,日子越过越红火。今‘增佳’与原‘曾家’,于音为同,于义为优。今后书写地名时以这‘增佳台’三个字为准。”

    曾姓人看到曾国藩亲笔题词后,虽然没有“曾家”两字而有些不满意、不理解,但仔细一想,曾大人的话颇有道理。以曾国藩的名望和权势,他们也只能唯命是从。皮姓的人认为“曾家台”改写为“增佳台”,剔除了家族色彩,化解了氏族矛盾,说明曾国藩不倚仗权势,胸怀天下百姓,秉公办事,以理服人,对曾大人感激不尽。

    从此,曾、皮两姓因地名的争辩悄然停息,和好如初。人们书写当地地名时,从无人心藏私念,而是从命遵规,端端正正地写上“增佳台”三个字且一直沿用至今。

    为欧阳氏三修族谱撰序

    同治元年(1862)夏初,曾国藩叔父丹阁大人因祀祖展墓,住在增佳台。离增佳台不到两里路的彰佳冲,有邑庠生欧阳义斋,时为一乡贤士,且与曾家谊关姻娅。于是,对曾国藩叔父热忱迎接,恐旅馆杂扰,特请曾公叔信宿其家。叙谈之余,义斋以三修家谱,已任主修兼纂修一事告于曾叔,并欲请曾国藩大人为谱撰序。曾叔回去后,向侄国藩面述其意。曾国藩认为庠生义斋“为族党所推重,职任纂修,其事重,其功大,固非冒昧浅识者所可效其能。且攸之欧阳氏,望族也。”“况义斋既为洽比之亲,又为戚谊之好,予虽未尝谋面,而以重叔命者重义斋,自不得不急为操觚,以嘉拳拳之意。”

    当年七月,曾国藩为欧阳氏三修家谱撰写的序言终现谱端。欧阳氏族人因有这位钦点翰林院作序,让族谱增色生辉而感到荣耀和自豪!

    此后,光绪庚子二十六年(1900)、民国丁丑二十六年(1937),欧阳氏先后四修、五修族谱,都将曾国藩所撰谱序续录其内。2003年6月六修族谱时,再接续收录在内。因原文为文言文,为便于今人阅读,已将序言标点断句,改繁体字为规范的简化字。

    2016年2月,刘大元先生编著的《浟水人家》(第五册)《湖口欧阳氏》一卷中,特意载录曾国藩所撰的《欧阳氏三修族谱序》。

    资料来源:丫江桥镇增佳新村曾青松等口述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