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农中的 “她力量”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黄丁容(中)与夏军谋划今年的水稻制种。受访者 供图 邝烈平(右2)指导村民们种植黄精。盘建军 供图 陈文艳挑选试验田内的大蒜样本。陈洲平 摄 谭婷查看茶叶长势。刘毅 摄 田雪飞(右)在田间开展技术指导。肖霜 摄

    科技兴农中的 “她力量”

    科技创新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在株洲县域,有一群女性农业科技工作者,她们不畏风吹日晒,不怕单调枯燥,以坚如磐石的信念和踏实肯干的专业精神,在推广农业新技术和新成果应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上下功夫,把论文写在田野上,让致富成果留在农民家。

    今年是我市“创新成果转化年”,在第114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本报策划《科技兴农中的“她力量”》特别报道,聚焦科技兴农、科技强农、科技富农,从南五县(市区)分别选择一名女农技员,挖掘、展示她们的“农情”人生,彰显巾帼风采。希望更多女性像她们一样,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争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

    黄丁容:为粮农增收定制“粮方”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军

    通讯员/黄星 谢力峰

    3月7日,攸县新市镇何岭村迎来了久违的阳光,残留着机耕印的农田里,一茬茬野草“突突”往外冒,草木萌发的景象提醒着人们春耕又来了。

    种粮大户夏军还未脱下羽绒服和棉鞋,但围着农田走一圈后,发展杂交水稻制种的底气信心不减:“去年搞了220亩田制种,今年要不扩扩面,乘胜追击!”他双手背在身后,询问着前来搞摸底调查的“小姑娘”黄丁容。

    黄丁容年龄虽小,但能耐可不小。她是农学硕士,中级农艺师,2020年通过人才引进,成为攸县农业农村局种子管理站的副站长,后又被聘请为攸县科技专家服务团“科技特派员”。为粮农增收定制“粮方”,就是她写在田间的论文。

    夏军见识过黄丁容的本事。2021年,不满足于只种水稻的夏军,拿出一部分土地发展杂交水稻制种,这个念头涌现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攸县是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成立了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推广“企业+代制商(专业合作社)+农户”生产模式,水稻制种产业有政策红利;另一方面,相比于水稻种植,杂交水稻制种的效益更可观,遇到行情好的年份利润能翻几倍。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甩了自己一巴掌。“授粉的时候,一连下了几天雨,授粉效果大打折扣,也影响了产量,最后连本钱也折了。”夏军回忆头一年制种的经历,仍旧心有不甘。

    去年,黄丁容成了夏军的“技术顾问”。从品种选择到机器育秧,从水肥管理到无人机授粉,黄丁容制定了一整套技术规程,提供全生育期跟踪指导。并且,黄丁容还争取项目支持,为基地改善基础设施,配备智能杀虫灯,打造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示范区。

    效果立竿见影,夏军秋后一算账,亩产量从180公斤增至200公斤以上,每亩田的成本节约了500元左右,“一增一降”让发展杂交水稻制种的效益逼近每亩2000元。

    有了专家兜底,夏军从容不少,听说农业部门又选定了一批新的制种品种,他立马来了兴趣。“要想稳住收益甚至更进一步,一味地追求面积不可取,还得在精细管理上做文章。”黄丁容给夏军浇了一盆冷水,因为制种水稻对环境要求严苛,水肥管理疏忽不得。面积扩大意味着要更多的人工和设备投入,对粮农而言,减少投入比增加产出更见收效。

    说话间,黄丁容踩在酥软的泥土上,掰开草丛扯出几株“顽固”的野草:“耕田时,不能马虎,斩草要除根!”她再次叮嘱夏军。

    事实上,短短几年时间,益阳妹子黄丁容已跑遍攸县的田间地头,组织田间课堂10多期,指导建立艾叶种植示范基地1个、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示范区2个,为农民增收注入了强劲的“她力量”。

    邝烈平:让名贵药材变致富“药财”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黎世伟

    通讯员/张和生 吴婷

    3月6日,海拔1100多米的平乐村山头,白雾蒙蒙,冷冽依旧。翻整过的山林里,一株株刚栽种的药苗,在微风中摇曳。树林下,村党总支副书记邝烈平耐心指导刘石建等村民,进行药苗春栽。

    “师傅,种黄精挖坑多深为好,有什么技术要求?”村民们抛出问题。

    “最佳深度5至8厘米、株距15厘米。覆土后,浇点水保持土壤湿润……”邝烈平一边挥锄做示范,一边讲解。

    52岁的邝烈平,炎陵县中村瑶族乡平乐村党总支副书记,10年来,常年热心传授技艺,被村民们亲切称为“师傅”“邝姐”。

    2009年,她敢吃螃蟹,利用在娘家学到的技术,在自家山上种下3亩多黄精、玉竹、七叶一枝花等名贵中药材,亩均纯收入2万多元,她家在全村率先致富。

    示范是最好的引领,村民们纷纷效仿,可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中药材种植中,软苗、虫害等问题时常出现,村民们纷纷向她求助,她从不拒绝,耐心答疑释惑。

    前些年,平乐村成立仁康中药材专业种植合作社,种植中药材130多亩。从此,邝烈平更忙了,只要来了求助电话,她随叫随到,俨然“农技110”。

    新屋二组戴诗平的七叶一枝花突然大量死苗,急得直哭。接到求助电话后,邝烈平不顾身体不适,骑上摩托车,赶到2公里外的山上查看,发现是病菌导致,后经喷药杀菌,死苗现象得以控制。

    虽然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炎陵也在全力打造“三基地”,但传统种植方式难以支撑林下经济快速发展,技术培训刻不容缓。只要县里有培训活动,邝烈平想方设法参加,虚心好学,掌握高畦栽培、开沟覆膜露头等新技术。她知道村民们有顾虑,新技术如何推广,还得动动脑筋。

    说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邝烈平率先应用新技术,不仅节约了成本,亩均增收1万多元,村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主动过来取经。邝烈平结合当地实际,制订生产规程,每到重要时间节点,她逐户抓落实。如今,平乐村中药材种植名声在外,吸引了茶陵、井冈山等地村民前来参观学习。

    谭婷:“茶博士”培育“金叶子”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毅

    通讯员/吴丹丹

    “去年这时都采茶了,今年咋还没发芽?”茶农晏建新一脸愁容。

    “前段时间气温低,可能要推迟10多天。”谭婷解释道,“只要温度达到10度以上,发芽很快。”

    ……

    3月7日,醴陵市枫林镇金阳村,空气中弥漫着寒冷的气息,漫山遍野的茶树错落有致,一片片翠绿的茶园像一张张美丽的绿毯,铺满了层层叠叠的山峦。

    晏建新是醴陵市雅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仅在金阳村就种植了400亩茶树。看着别的地方春茶陆续采摘,他向谭婷寻求支持。后者立即赶到茶园,现场把脉支招。

    90后的谭婷是醴陵市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站站长,湖南农业大学本硕连读茶学专业后,2017年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到醴陵。

    “别看谭站长年纪轻轻,但专业了得,名气不小,我们叫她‘茶博士’。”晏建新说。

    在茶园,谭婷仔细查看茶树长势,询问病虫害防治和施肥等情况。

    “今年茶园做出的干茶品质不好,想请‘茶博士’过来指导一下……”2022年5月9日,谭婷接到了醴陵市湘浩峰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田仁钦打来的求助电话。匆匆赶到现场后,她发现该合作社具有加工花香红茶的茶树品种条件。

    谭婷喜出望外,又联系了母校的专家,约定共同到该合作社开展一次花香红茶加工培训,现场提供技术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推动下,醴陵花香红茶首制成功。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比普通红茶,均价每斤要高出2000元。

    在谭婷看来,工作和专业对口,能够倾其所学与服务“三农”结合起来,是极其幸运的一件事。虽是二孩妈妈,但她把全部的忠诚和力量,奉献给了醴陵农业。

    这些年,谭婷组织茶企以瓷茶结合等形式,在各地茶博会上进行展示展销,扩大“湘醴御茗 韵雅九州”知名度,让好茶走向千家万户;频繁进村为茶农讲课,培训基层农技员和茶农530余人次。

    近年来,醴陵茶产业有了长足进步,茶园面积稳步扩大,年产值由1.4亿元增至2亿元,近3万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增收致富。谭婷很是欣慰,她说,茶产业是富民产业、生态产业,小茶叶可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叶子”。她希望做足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融合文章,通过培育龙头、引进高端生产线,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百姓的日子蒸蒸日上。

    陈文艳:打响富农新“蒜”盘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洲平

    通讯员/陈君勇

    3月7日早上7时许,暖阳洒在茶陵县虎踞镇乔下村连片农田里,将绿油油的蒜苗衬得生机勃勃。在这片“绿海”中,一排钢架纱网搭建的大棚格外显眼,一垄垄粗壮的蒜苗清晰可见。

    在大棚里,从县城赶来的茶陵县农业局经济作物站站长陈文艳正在埋头工作。拨开浓密的蒜苗叶,翻看土壤;挑选样本小心拔出,称重量长;认真检查蒜苗是否受病虫害影响……虽然辛苦,但她的脸上洋溢笑容。

    “这个样本株长97公分,重175克,长势比去年好,总算是超过了老蒜种。”拿着新出炉的数据,陈文艳长长地吁了口气。

    不怪她这么紧张。早在2018年,茶陵县启动了紫皮大蒜提纯复壮项目,聘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专家团进行研发。然而,由于低温天气和储存技术不到位,因2021年交付的1万粒蒜瓣严重减产,导致项目延期。

    2021年,作为高级农艺师,陈文艳“临危受命”带领团队参与紫皮大蒜提纯复壮项目。从当年10月到次年5月,陈文艳常常驻扎在田间,终于在2022年收获足够的蒜瓣,完成了该项目。

    项目结束,但紫皮大蒜的复兴之路才刚刚起步。要全面推广这批新蒜种,至少还需5年时间。关键在于如何在技术和成本上做减法,减少蒜农负担,提高种蒜效益,是摆在陈文艳眼前的重要课题。

    指着大棚里种植间距不同、生长速度不一的蒜苗,陈文艳介绍道,这些就是她所在团队取得的实验成果。“新蒜种有新种法,间距、施肥、除草、温度等每一个细节都要一步步摸索,只为让老百姓种好新蒜。”陈文艳说。

    在乔下村连片的蒜田里,铺满了冬茅草,相较于以往铺放的稻秸秆,冬茅草的降解速度更慢,防止杂草生长效果更好。这是陈文艳这些年用多种秸秆、干草覆盖蒜田对比实验成果之一。

    临近中午,陈文艳忙完大棚里的工作,还没走出田间,就被几个村民“堵住”。“陈主任,我家的蒜苗叶有些泛黄,是不是出现病虫害?”“陈主任,现在是否要开始做排水工作?”面对村民的咨询,陈文艳逐一回答。

    “我们在这里实验最大的收获,就是改变了村民的种蒜习惯。”陈文艳说,以往,茶陵蒜农大多懒得做后期管理,种蒜全靠老天爷,而今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蒜农变得勤快了,大蒜产量也不断攀升。

    回县城的路上,陈文艳在车里和同事认真讨论总结今天的观察结果。防杂草措施还得继续实验,施肥手段也要继续简化……她拿着笔记本逐条记录着。

    “紫皮大蒜是茶陵的地标产品,如何让它复兴,为蒜农带来效益,凝聚了太多茶陵农业人的心血,力争这个目标早日实现。”望着车窗外连片的蒜田,陈文艳语气坚定地说。

    田雪飞: 培“土”育“苗”好帮手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邹怡敏

    通讯员/肖霜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渌口区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股的田雪飞格外忙碌,她不仅要深入田间地头,推广早稻集中育秧技术,就改良育秧床土、及时浸种催芽播种、防止串芽等问题提供技术指导,宣传新的农业政策,还要忙着整理完善朱亭镇申报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的繁杂资料。

    今年45岁的田雪飞扎根农业一线已有16年,少女时期,她憧憬着当一名医护人员,结果却误打误撞学了农学,随着学习的深入,她对农业的兴趣也愈加浓厚,于2008年进入株洲县(今渌口区)农技推广中心。

    受限于农村思想观念相对陈旧、农民农业知识技术缺乏等现实原因,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并不容易。田雪飞一方面努力钻研业务,为自身充电;一方面积极到镇村走访,了解农民的生产方式和遇到的实际困难。有一年,渌口区乡村大面积发生恶苗病,植株疯长、枯黄,最终出现枯死现象,当地农民习惯用石灰水等传统方式消毒,但未能阻止病情蔓延。田雪飞和同事们挨家挨户上门示范,手把手教当地农民用消毒药水浸种,最终解决了这一问题。

    农业技术工作者的本事既在技术,更在推广。作为一名高级农艺师,田雪飞发挥自身所长,担任“一人学一技”授课教师,指导培训1200多人;主持实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培育1000多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2万户以上;推广中早39、泰优390等10多个水稻新品种及绿色防控、修复治理等10多项新技术,推广集中育秧面积3.4万亩以上,亩均增产38公斤以上,亩增收160元以上。

    田雪飞不仅用心用情推广普及农业技术,还致力于渌口区农业品牌建设和龙头企业培育。她投入大量时间,负责“株洲王十万黄辣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报工作。2020年,“株洲王十万黄辣椒”成功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这一农产品迈入品牌化、产业化之路打下重要基础。她积极宣传政策,协助、支持24家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冷链仓储,有效地提升了农产品品质。

    懂农业、爱农村,田雪飞成了农民贴心的好帮手,收获众多荣誉,多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还获得“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