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湖南第四保育院老师王西彦(二排中间浅色衣服者)与高年级学生合影
作家王西彦
苏铁军
王西彦(1914-1999),浙江义乌人,著名作家、教授,1937年毕业于中国大学国学系,历任《现代文学》主编,桂林师范学院、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教授,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四届理事,有《第一块基石》《炼狱中的圣火》等代表作。
据《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中《王西彦研究资料·王西彦年谱》所记,1941年底,由于所主编的《现代文艺》难以为继,28岁的王西彦离开福建来到湖南攸县乡间暂住,直至1944年5月随湖南第二、四保育院师生迁汝城,将近三年的时间里,除了三赴桂林,在桂短期居留外,其他时间都是在攸县度过的。
遗憾的是,由于王西彦在攸县只有不到短短三年,从事的又是很不起眼的工作——在一个战时难童保育院(湖南第四保育院)任教,故研究者对其这一段经历往往忽略不计。事实却不然,王西彦在攸县期间,不但创作了《古屋》《村野恋人》这两部重要的长篇小说,还结识或者密切接触了著名学者、教授谭丕模,著名作家鲁彦、艾芜、张天翼等名流,更重要的是,其由湖南第四保育院到桂林师范学院到湖南大学再到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的前后履历也与在攸县的关系密不可分,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也开始了新的奔波,从桂林、湘东、粤北、赣南,辗转到了闽西和闽东,几乎没有一个立足喘息的机会。抗战结束后,也还是流徙无定,从闽东又去了桂南。即使到了全国解放,仍然从长沙到武汉,又回到杭州。情形有如一个被鞭子抽着的陀螺,不由自主地旋转不已。”(王西彦 《宽厚的人,并非孤寂的作家》)
与作家鲁彦的交往
在攸期间,王西彦交往最密切的文友当首推鲁彦。鲁彦(1901-1944),原名王衡,又名王返我,浙江镇海人,现代著名作家,抗战时期大型文学刊物《文艺杂志》主编,著有短篇小说集《柚子》《黄金》及长篇小说《野火》等。
王西彦和鲁彦,同是浙江人,同是著名作家,但鲁彦年龄稍长,出道更早。1937年王西彦大学毕业时,鲁彦已经声名远扬了。1941年秋天,王西彦第一次接到鲁彦的约稿信时,“还只是他的读者”。这一年的夏天,巴金、艾芜、张天翼等人聚集桂林,大家决定由鲁彦主编,创办一个刊物来宣传团结抗日,反对分裂投降。于是便有了1942年初创刊、抗战期间影响最大的文艺期刊之一的《文艺杂志》。由于长年劳累奔波,贫病交加,其时鲁彦已经患上了在当时很麻烦的病症——肺结核。
1942年2月,鲁彦约王西彦“到广西某学校去教书”。尽管此时王西彦另有邀约,尽管两人还是新交,但是,“如果我去广西能对他的杂志有些帮助,也是义不容辞的事。因此,没有多加考虑,我就回电答应了。”(王西彦《在魑魅的追逐下——记鲁彦的病和死》,以下同。)
由此便有了王西彦的第一次桂林之行,也有了两位浙江人的第一次见面。
因为工作不够顺遂,到了六月底,王西彦辞去教职,准备返回攸县。经过桂林时,到一家医院去看望鲁彦。“当时,他正在施行痛苦的手术,却红光满面,精神显得很好,一看见我便嚷嚷道:‘你来啦,快给我送只肥鸡来,要母的,医生说我需要补品!’”
1943年4月,鲁彦和艾芜等商量要把《文艺杂志》的编辑交给王西彦经办,便写信给王西彦,称:“弟自发病至今,已逾三月,病状未见轻减,颇为绝望。且住在桂林,烦恼生气之事太多,殊难静养。前更议去湖南,将杂志停办,或请兄接编。”
于是便有了王西彦的第二次桂林之行。几个月后,杂志无以为继。王西彦便离开桂林,再回攸县。不想,王西彦回到攸县不久,鲁彦一家紧接着也“不顾一切”离开桂林到了茶陵。原来,鲁彦夫人覃谷兰此前已经得到聘请,邀她去茶陵一中学任教。抵茶后,他们把三个较大的孩子送到位于攸县的湖南第四保育院去养育,让鲁彦专心养病。当然,事实上鲁彦并不怎么“专心”,而是对王西彦说:“我现在所最关切者乃是孩子们。儿女过于稚弱,今忽远离,恍如弃之,心中愧恨,梦魂难安。”
1944年初,王西彦受邀任《力报》副刊《新垦地》主编,第三次去桂林。到五月初,再次返回攸县。这时,覃谷兰已经转到茶陵城内湖南省立第二中学任教,三个孩子也已接回茶陵,鲁彦的病却更加沉重了。待到王西彦前去探望时,已是相对无言了:“徒然的安慰,已经完全无济于事了。”这时,湘北战事失利,长沙已经失守。万般无奈,鲁彦一家最后决定冒险冲过衡阳,重新返回桂林。王西彦则“自茶陵而酃县,而桂东,而汝城。三个多月,每天都在万山丛中辗转奔走,心身交瘁。”在汝城,“一天看到一张报纸,一条黑框消息赫然入目:鲁彦至桂林后病情转恶,但以囊空如洗,无钱打针,于二十日晨逝世。享年四十四岁。”
王西彦来攸之猜想
“1941年,28岁。年底,因为所主编的《现代文艺》难以为继,离开福建来到湖南攸县乡间暂住。”
这是《王西彦研究资料·王西彦年谱》中对王西彦1941年履历的介绍,这里实际上隐含了一个很紧要的问题——王西彦为什么会千里迢迢从福建跑来湖南攸县?其中缘故,或许可以从鲁彦来茶陵的缘由猜想一二。
鲁彦之来茶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其夫人覃英的关系。覃英(1906-1993),字谷兰,湖南宁乡人。早年毕业于长沙女子第一师范,后肄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毕生以教书为业,育有四子一女。
1943年,覃谷兰接到茶陵祖安中学的任教邀约,在王西彦第二次桂林之行返回攸县后,鲁彦一家不久也到了茶陵。
茶陵祖安中学,是为纪念原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谭延闿(字祖安)而创办的一所学校。首任校长为时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特派员,后来的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张炯,副校长为谭延闿的机要秘书、堂侄谭文启,教师多为高薪延聘的名流,教学质量也名噪一时,文艺评论家,台湾大学教授颜元叔就是祖安中学的首届毕业生。
到1944年,覃谷兰转到茶陵城内的湖南省立第二中学任教后,可以一边教学,一边照料一家大小了。可惜天不遂人愿,烽火日近,兵荒马乱,他们最终只得又重返桂林。
毋庸赘言,鲁彦之来茶陵,可以说完全是因为覃谷兰的关系。反之则不可想象。
王西彦是不是也是这种情况呢?2016年7月29日,湖南知青网发表了一篇题为《老照片的画外音》的贴文,名为李耕的作者在文中写道:“第四保育院院长李融中是我母亲的大姑妈,教导主任是张有廉,老师有李倩士、王西彦夫妇(我母亲的小姑妈姑父)、周竞涵、谢瑞芳及我母亲和父亲等。”文章有名有姓地指出,李倩士、王西彦为夫妇,而且注明是“我母亲的小姑妈姑父”,并对所配的照片作了详细的解说:“照片中二排左5是毕业于北平中国大学国学系的语文老师王西彦先生,著名作家。教学之余他在攸县文家大屋的煤油灯下,著有长篇小说《古屋》,深受读者欢迎。王西彦先生一生笔耕不止,创作了《车站旁边的人家》《人的世界》《村野的爱情》《春回地暖》《在漫长的路上》等小说和散文作品,曾任《上海文艺》月报编委、上海作协副主席。”内容一板一眼,毫厘不爽,想必这篇贴文并非凭空捏造,空穴来风;作者似乎也无意挖空心思,哗众取宠。
据相关史料,湖南第四保育院创办于1941年,院长李融中(1906-1986),女,长沙人。河北师范学院毕业,毕生从事幼儿教育事业。抗战时期,先后担任湖南第二保育院保教部主任、第四保育院院长,为民族抗战和儿童保育事业做出了宝贵贡献。1941年夏,李融中接到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湖南分会任务,要求她火速组建湖南第四保育院。李融中临危受命,多方奔走,一个月之内,白手起家,圆满完成了第四保育院的组建任务。女老师李倩士是李融中的妹妹,此时也在第四保育院任教。一个叫李兰生的当年的保育生在《记李倩士老师》一文中回忆道:“我们班主任是李融中院长的妹妹李倩士老师。我记得她那小巧玲珑的身材,那垂在前额的清秀的刘海,那泛着轻微红晕的脸蛋,那圆圆的眼睛是那样纯真、明朗,都给我好感。我一来就很亲近她。”
上述《老照片的画外音》和《记李倩士老师》两篇文章,清楚地表明了三点:一,李倩士是李融中的妹妹;二,李融中、李倩士、王西彦等,此时都在第四保育院任教;三,李倩士与王西彦是夫妇。
综上所述,可以确信,1941年,王西彦是因为配偶关系,才千里迢迢奔赴湖南攸县并固定在攸县栖居了三年。这一推论理实俱在,合情合理,需要的只是具体确凿的查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