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元宵民俗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刘正平

    游挂壁船、放茅船,曾是攸县古老的元宵民俗。《同治版攸县志·风俗卷》载:“上元节,自初十至十五日,每夜张灯,爆竹喧阗,又用纸画彩船,轮年分值,用歌郎鼓吹达旦,十六日早焚于江浒。”

    居于攸河河畔网岭镇涟滩村的百岁老人朱恢先,常津津乐道地向人们讲述游挂壁船和放茅船的盛况。

    “纸画彩船”:一幅长丈余、高六尺许的篾笪,蒙以布,抻平、无皱褶,针线固定,再裱以白纸,请画师在其上画一条巨大的彩船,称挂壁船。

    “轮年分值”:负责游挂壁船的经费是船会。那时沿攸河的各个渡口都有船会,船会管有田租。田租的收取和使用,由渡口附近村落的住户轮年分值,用于修理船只、渡屋、渡口船工工资,和各种民俗庆典。

    挂壁船制作完工后,挂于寺庙的大堂上,请道士筑坛设供,宰猪杀羊,祭之。传说祭祀后的画船已附有神灵,祭罢,将其竖于抬杠架上,巍巍然如一面巨大的旌幡,由四人抬着走村串巷,逐户登门驱疫。几个扮演兵丁模样的人高举“肃静”、“回避”的大牌在前面开道,俨然旧时官员出行仪仗。沿途村民纷纷焚香点烛、烧纸钱、供果品,跪拜于地,迎接神祇。夜间,则把挂壁船挂在祠堂正厅的大堂之上。

    连续几天几晚,唱插花、唱戏、耍灯等各种庆典活动,通宵达旦。直至十六日凌晨,道士率众人打着火把,将挂壁船抬到攸河滩涂上,焚化。

    放茅船是一种规模更大的庆典活动。腊月底即开始筹划,择茎秆粗长的东茅砍十余担。弄掉散叶,刨去茅屑,晒干,待到正月初四日,请来篾匠、纸模匠扎茅船,道士临场指导。茅船长约一丈六尺、宽三尺三寸。以竹篾、茅杆为材,上以彩纸饰之。

    茅船船舱内扎有各式菩萨、神龙、神马。船舷两旁各扎三个划船手。船头,立着一位身材高大的茅船老爷,手握利剑,杀气腾腾地怒视前方。一个个喜、怒、哀、乐,露形于色,栩栩如生。

    待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将茅船抬到土地庙前,举行祭祀。各种艺人都赶来,舞龙灯、耍狮灯、唱花灯、打莲花,各显绝技。香烟腾腾,锣鼓喧天,鞭炮轰鸣,热闹非凡。

    至晚上子时三刻,送茅船下水。将茅船抬到河滩上。河中已备有小竹子串并着一捆捆茅杆而成的杆排。道士诵读奏章:“虔诚设蘸,赈济枉亡,遣送结久之冤魂。幽埌冥冥,云山茫茫,宏开觉路,普渡慈航。九幽十类,皆升天堂。自此区宇清泰平安,合境黎庶永无恙……”念罢,舞着令箭,绕茅船三周后,即令众人把茅船抬于杆排上。竹竿轻轻拨动杆排,纸钱点火,撒向茅船。着火的茅船在河中徐徐漂流。风助火势,火趁风威,满河火光映天。

    游挂壁船、放茅船,均是为了求神驱邪。旧时人们贫困、愚昧,把瘟疫和天灾视为鬼怪作祟,希冀于菩萨救助。数百年来,在攸河河畔的村落广为盛行。抗日战争时期,战火纷飞,兵连祸结,民不聊生,这种民俗活动突然稀少了。

    建国后,随着各种防灾、防疫的措施的完备,人们生活的富裕和科学观念的形成,游挂壁船、放茅船古老的民俗便渐渐完全消失了。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