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留老挝3年7个月 攸县小伙终回家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沈全华 通讯员/包寅 刘质琦) 近年来,攸县公安局皇图岭派出所对辖区境外滞留人员进行梳理,积极开展劝返工作,于2月18日成功将滞留老挝3年7个月的王先生劝返回国。

    2020年7月28日,皇图岭镇居民王先生经人介绍,认识了在老挝开超市的李某,李某自称可以带王先生发家致富,王先生信以为真。来到老挝后,王先生发现等待他的并非财路,而是漫漫“打工路”。王先生被安排在老挝一家名为“湖南”的超市打工,每天收银、整理货物、打扫卫生……因身上没钱,又羞愧不想告知父母,以免家里人担心,王先生就一直瞒着家人,在老挝艰难地活着……

    皇图岭派出所了解情况后,全力做好劝返工作。民警采取“上门走访亲属+微信联系本人”的方式,多次上门对王先生的家人做思想工作,并于王先生保持线上联系,认真为其讲解政策法规,全力规劝王先生尽快回国。

    经过多方努力,今年2月13日,王先生成功回国,安全回家。

    “在异国他乡的这3年多时间里,我经历了许多磨难和痛苦。特别感谢攸县警方的帮助,让我有机会重新开始。以后我会在家安心找个工作,孝敬父母,再也不乱做出国发财梦了。”回忆起这3年多的经历,王先生仍心有余悸。

    下一步,皇图岭派出所将持续加强滞留境外高危人员劝返工作,竭力扩大劝返战果,加强宣传筑牢防诈骗“防火墙”,从源头减少发案。

    警方提醒,缅北等境外诈骗惯用手法有3种:

    1.虚假招聘,高薪诱饵。

    诈骗分子发布的“赴缅打工”招募信息一般为:不看学历,不看年龄,不需要工作经验。只要来缅甸,轻轻松松月入几万元。

    2.露出獠牙,逼迫诈骗。

    诈骗分子把受害人骗到缅甸后,会没收受害人手机,强迫受害者从事“杀猪盘”、裸聊、投资理财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3.丧失理智,诈骗亲友。

    部分受害人会根据缅北诈骗窝点人员指示,以虚假高额工资招工为诱饵,先行垫付机票,诈骗亲友进入云南边境偷渡缅甸,让亲友也深陷泥潭。

    碰到这些情况,国内亲人要怎么做:

    1.立即与滞留人员联系。

    家中如有境外滞留人员,请积极与其联系,问清滞留人员现状、具体地址和拟入境口岸、拟回国时间。

    2.积极向辖区派出所报告。

    家属在问清情况后,将滞留人员相关信息(姓名、现住址、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及时向辖区派出所报告。

    3.及时进行关心关爱。

    境外滞留人员的滞留原因多种多样,家人的关心关爱是劝导滞留人员回国的重要一环。

    4.拒绝滞留人员的邀约。

    境外滞留人员部分可能被诈骗窝点控制,对亲人也会实施诈骗,面对境外滞留人员讲述轻松赚大钱的邀约,千万不要相信!

    相关新闻

    正月初三 两名群众报警被骗20万元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沈全华 通讯员/李航) 你在开心过年,网络骗子还在拼命骗钱。近日,醴陵市公安局发布通报称,2月9日(大年三十)至17日(正月初八),该局共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起,其中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类、杀猪盘类电诈各1起,受害群众共损失20万余元。

    2月12日(正月初三),沈潭镇居民杨某报警称,他用手机浏览短视频时收到一条陌生私信,对方询问是否加入追星的QQ群,群内有管理员派发明星签名照。

    杨某添加QQ群提交信息后,群管理员却说因为明星身份信息遭到泄露,需要杨某配合调查,如果不配合则将面临法律惩戒。只需转账便可排除其嫌疑,且该笔钱将会在调查后返还。

    杨某在对方威胁之下按照要求,使用母亲的支付宝发了8个口令红包让对方领取,先后被骗6.8387万元。

    同一天,国瓷街道居民李某报警称,他在浏览短视频时被介绍姻缘,遂添加了一名网友。对方逐渐引诱自己下载“微**作”App,并进入“**生物”网址买入药材投资。经过一段时间后,李某发现无法提现,一共被骗14万元。

    醴陵警方提醒,网络上各种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请大家提高警惕、谨慎对待。尤其告诉家中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科学规划上网时间,正确对待网络追星和网络游戏,遇到困难第一时间向亲人求助。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