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 荡漾在斜濑河的乡愁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三河汇流处黄家垄全貌。 黄春平 摄 近500年树龄的木兰古银杏树。 黄春平 摄

    黄春平

    秋高气爽的周末,朋友小周的无人机在炎陵县河东渠道坝头起飞——坝头地处鹿原镇澎溪与船形乡新生交界处的河东渠道,是炎陵迄今为止最大的水利工程。

    无人机沿斜濑河逆流而上,在深山峡谷中穿行,航拍监控器里险要壮美的景观扑面而来。大约十来分钟,斜濑河两岸慢慢宽阔起来,右岸一幅金黄灿烂且熟悉的画面进入我们的视野,这是区分澎溪与新生的标志性植物——一棵树龄近500年的银杏树。在这里,顺河而下是鹿原的澎溪,逆流而上就是我的家乡船形新生了。

    一朝解放有新生

    新生是船形乡最大最宽的洼地,四周大山的背面分别是船形乡的高路、船形、水垄、同睦几个村以及鹿原镇的澎溪村。新生原本不是一个村,原来也无此地名,它是新中国成立后才“新生”的,现今新生村域的地名原来叫董湖、董湖洲。民国37年(1948)全县设7个乡,董湖是炎陵乡下辖的32个村庄中的一个。

    董湖如何变新生的呢?说来还与时任酃县二区(当时全县设4个区)区长郭步书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解放了才“新生”的。

    1949年10月27日,南下干部工作队随军进入酃县,郭步书是赴酃县接管建政的南下干部一员。酃县解放后,县、区人民政府随即建立。1950年4月至1952年10月,郭步书担任酃县二区区长(1956年至1969年任县委书记)。当时二区的管辖范围是现在炎陵县西片的所有乡镇,新生的前身董湖隶属二区的炎陵乡。

    二区区委、区政府工作人员到职后,区乡干部随即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分头进驻各乡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区长郭步书亲自带队,从今鹿原镇澎溪村进入现在西片最西端的地域船形,第一站就是与澎溪接壤的炎陵乡董湖。

    土改工作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得有一个固定的办公场所。选哪里为好呢?郭步书在走访几个村庄后,最终选择了董湖境内坦下的一处唐家老宅,一来董湖是船形最大的盆地,二是人居相对集中,方便开展工作。

    而正在这时,酃县民国时期设立的48保(村庄)要改为48乡,即要建立乡一级人民政府。是保留董湖这一老称谓,还是重新命名呢?郭步书觉得,董湖这一地名不太响亮且没有什么历史渊源,如今酃县解放了,董湖的人民也新生了,地名应该体现时代性。于是,在上报乡人民政府地名时,土改工作队便将“董湖”改成“新生”报上去了。而作为新生村的小地名、村民小组,董湖洲、董湖依然存在并沿用至今。

    1950年7月,“新生乡人民政府”正式在土改工作队的驻地挂牌成立,成为酃县二区所辖的14个乡之一。1953年,大乡化小乡,新生乡调整为新生、同睦、船形3个乡,新生是酃县三区所辖的26个乡之一。1956年5月,酃县撤区并乡,新生由乡变村,隶属船形乡政府。

    如何让刚刚解放的新生人民真正得以“新生”?在推进土改运动的同时,郭步书非常重视在有上进心并积极参加土改运动的年轻人当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其间,新生村黄树芬、黄英德、廖厚莹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发展的第一批中共党员,他们也不负党组织和郭步书的期望,在1956年新生成立党支部后的21年时间里,先后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在新生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一河两岸是新生

    发源于桂东县八面山主峰的斜濑河,由南向西再一路折向北面奔涌向前,活像一条长龙在深山峡谷之间蜿蜒盘旋。

    当斜濑河抵达新生最上游黄家垄的逆渡时,源自郴州资兴市汤市镇的七里河、出自金紫峰的南坑河(溪)便径直找上门来,与斜濑河深情相拥,不惜隐姓埋名融合在一起。这时的斜濑河河水更大了,河场更宽了。两岸的高山也大大方方地后移,让出了许多地盘,整个新生一下子便宽阔了许多,也平坦了许多。全村12个村民小组的近两千村民,便世代生活在这一河两岸。

    或许正是相对船形到处高山林立,难得有块平地,新生算是平坦的地块,所以这里的多个小地名也与“坦”字扯上了关系,如坦下、坦下洲、高坦洲。

    斜濑河约5公里长的新生段,如同上下两端收紧、中间不规则凸起的玻璃瓶。在玻璃瓶上端的收口处逆渡,有关部门曾计划修筑高坝用来发电。1970年代,309地质队在此轰轰烈烈地钻探近一年,最后结论是左岸的地质不稳定不宜修筑大型水坝。1960年代修建河东渠道时,也设想将取水口选址于此。经过踏勘调查,认为路线太长、工程量太大且效益不明显。最终,河东渠道的取水口坝头便建在了玻璃瓶最下端的收口处,也就是今船形乡新生木兰组与鹿原镇澎溪黄石组交界的河道上。

    新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就了今天新生的发展和变化。1979年,船形乡政府(公社)驻地由上游的船形墟搬迁至新生的董湖洲,随后学校、医院、银行、邮政、电信、供销、粮站也陆续迁驻于此,还新建了墟场。从此,新生比往日热闹了几分。

    更令新生热闹的是通畅的交通优势。炎汝高速公路静静地沿着斜濑河穿越整个村庄,还令外地人羡慕地在新生开了个口子(收费站);S205炎陵旅游环线依山傍水贯穿新生,南行与著名的红色景区中村、水口相连,北往则直通5A级旅游景区炎帝陵。有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新生的油茶、茶叶、水果、竹笋、香菇、木耳等特色农业风生水起,得到快速发展。从斜濑河上游中村九潭筑坝、穿山打洞16公里引水发电的新生电站,是炎陵县装机最大的民营水电站,这里的生态工业也从此起步。

    这几年,新生还巧借乡村振兴契机,修筑斜濑河防洪大堤,兴建沿河观光大道,架设环村太阳能路灯。如今,行走在观光大道,高大的枫杨顶天立地,有翠竹掩映,有杨柳依依,不时松涛阵阵,偶尔鸟语蝉鸣。待至天空慢慢暗下来,太阳能路灯会很懂事地相约齐齐亮起,人行其中可见两岸灯火璀璨,可闻耳旁轻风细浪,幽静的河面在灯光的映耀下,波光粼粼,煞是好看。

    一路风光秀新生

    新生了,但掩不住旧景乡愁、乡情旧事。

    梁上和梁上公路是新生人、船形人乃至炎陵人心中最美的风景、最难忘的记忆。

    船形是炎陵县最后通公路、通客运班车的乡镇。1960年代末,现在的炎(炎陵)资(资兴)公路就修到了与鹿原澎溪交界的船形同睦,但到同睦就打止了,原因是受高山阻隔,很难往前推进。

    为了突破瓶颈,修通船形公路,县乡两级政府曾设想人工开挖隧道,但受制于当时的施工条件且工程量太大而放弃。最后,选择了在新生与同睦接壤、净高200余米的梁上陡峭石壁上凿壁修路。1976年,船形乡(公社)从全乡挑选基干民兵轮番上阵,腰系绳索攀爬于猿猴难行的石壁上,靠一锤、一钎、一双手奋战两年有余,硬是在这里炸出了一条宽5米、长约两公里的石壁公路。其间,两百多民兵将热血青春镌刻在峭壁之上,多人牺牲在悬崖之下。

    梁上公路也成就了新生的神奇与美丽。车行梁上或人行其中,俯视壁下,只见碧水环绕,河洲青翠,屋舍俨然,田园如画,四季景异;仰望远处,可见金紫峰高耸云端,不时云飞雾走,景观变幻莫测,十几台“大风车”更是为金紫峰添色增美。去年,新生村顺势在梁上石壁公路的南端建起了观景台,名曰“仰胜台”,炎陵文化名人黄建林题联并书:“梁上通途任君行,行稳致远;坦下胜景随心看,看足怡怀。”同时,作文《仰胜台记》并碑刻于台。

    从梁上石壁下的坦下顺流而下,两边的高山慢慢收拢,河道逐渐变窄,河水也开始凶险起来,昔日排工撑排漂流,大有“两岸青山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下行约一公里,就到了新生最下端的木兰。在这里,最有名气的当属一株需四五人才能合抱的网红树——木兰古银杏。这棵古银杏树高约30米,树干2米高处有2002年炎陵县林业部门设置的古树保护铁皮号牌,号牌内容为“银杏,银杏科,457年,N0001”。现在算起来,已有479年历史,是斜濑河两岸自然生长的树龄最长、径围最大的银杏树。春去秋来,银杏树绿黄交替,吸引了一批批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待至初冬时节,树上银叶婆娑,树下金黄铺地,更是游人如织。

    新生不仅有好看的自然美景,更有令央媒围观报道的人文景观。昔日排工聚集、过渡休闲的老船铺,集运上游数地竹木、可扎排百条并整装待发的逆渡河道,横跨斜濑河、屡毁屡建且几代人曾经过往的新生老木桥,至今有人前来寻找儿时的记忆。黄家垄大屋、罗家大屋等姓氏大屋场,则是前人迁徙定居和繁衍的见证。

    建造于清朝道光年、至今保护完好的罗家大屋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有大小房间44间,呈U字型布局,设5个天井,以青砖砌墙,黑瓦盖顶,雕梁画栋,翘角飞檐,气势恢宏。大屋内门窗、立柱、飞檐上雕刻有花鸟虫鱼、狮虎龙凤,栩栩如生的图案多达百余幅。2011年,新华社曾以《湖南省炎陵县发现清代“集体安居公寓”》为题进行报道,称“在湘赣边境山区发现了一幢有180多年历史、至今还在住人的清代‘集体安居公寓’,其建筑形制、质量和承载的特殊居住文化堪称经典。”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