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厚成
攸县老城区东大门,旧时是官道、递铺和驿站的出入口,是个神奇的地方,也是县人向往的地方。为什么?因为这里有个响亮的名字叫“接官亭”,这地名自古传到今,历史悠久。
这里距县府有十多华里的路程,以前这里确实有迎送官员的廊亭和一些官房。传说古时凡来攸县做县官的,进城之前必在此落轿和下马,前来迎接新官的当地官员、衙差和绅士也事先来到此处,一齐先在这里举行隆重的接官仪式,然后才动身前徃县衙。接官亭的名称也由此而来,传至全县闻名。
由于这里是个接官的地方,又是县道的出入处,除了接官仪式时挤满群众外,平时这里也人来人往。进城办事的和生意人,不但从这里经过,而且都在这里停留观景或歇脚休息。于是这里的建筑和交易亦日益增多。据老一辈接下来的传说,这里很早以前就形成过半边亭子半边街。虽然规模很小,但以亭对街,中间修成了青石和麻石道路,街边有不少小店铺,各行各业都有。交易繁荣,逐渐热闹。
这个热闹的地方,自然景观也好,人文底蕴很深厚,留下了不少历史传奇故事。
接官亭附近有灵龟峰及古庵灵龟寺,又挨着攸水和洣水的交汇处白茅洲,傍江观景,风趣丛生。旧时文人墨客常在接官亭的小铺里醉酒三分后,来到江岸闲游赏景,吟诗题对,文寓其景,景随文喻。最耐人寻味的,当数陈之丕的一副对联。陈之丕系康熙年间的贡生,他文思敏捷,出口成章。一日,他在接官亭饮酒后来到江岸,乘兴登上灵龟峰,倚着牛脑石眺望白茅洲,油然心生一副对联。上联曰:“灵龟峰,峰上生枫,风吹枫动峰不动”;下联曰:“白茅洲,洲边行舟,水推舟行洲未行。”此联一出,众人称绝,传颂至今。
那时的接官亭,既迎了新官上任,也接了才子佳人。清乾隆十九年(1754),攸县陈梦元考上进士,被朝廷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家乡感到无比荣耀和自豪,告知县衙县府也觉得大添光彩,决计用隆重的仪式,并定在接官亭迎接。于是,在陈梦元衣锦还乡之日,大锣大鼓,用龙灯迎接。原本一贯来的龙灯都是九节或十三节,这次却扎成一百节龙灯,挑选一百个青壮年,身着一色黄衣服,扬扬威威在接官亭迎接。当时人山人海,围个水泄不通。县府大力宣扬陈学士的学业精神,大大激励着后人努力耕读,积极进取。这次“接官”,一直成为后来劝学的佳话。而且人们把百节龙的习俗承传至今,每当春节期间,当地舞着百节龙串家走户恭贺新春。各家各户视百节龙为吉祥物象征,发香点烛,摆酒上果,燃放鞭炮,请龙头进屋,大喜闹一番。
据说接官亭曾经发生过一个“考县官”的故事。故事讲:有位新县令即将来攸县上任,县城几个冒失鬼打听到这一消息,私下议论要考考这位新来的父母官的才能。便在这位县令大人走马上任、也就是接官亭迎接他上任的这一天,按照他们事先设定的程序,挑起了一场“牛斗”,用两头水牛相斗,把一头水牛斗死了。当新县令鸣锣开道进接官亭之时,他们一齐跪在新县令面前,苦苦恳求新县令辨明是非,决断赔偿。新县官想:两头水牛相斗,非是人之所为,如何判断此案,显然是个难题。他疑思片刻,皱了皱眉头,忽然想出一个答案。于是,胸有成竹地宣布“开庭宣判”。众人两眼望着“青天”,纷纷交头接耳,不知如何宣判,那几个冒失鬼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新县令耍的什么名堂。只见公差吆喝众人肃静之后,新县令便大声宣读判词:“二牛相斗,一死一生,死者平分,生者同耕。”听着判词,言简意赅,理在其中,无可非议。众人伸出拇指称赞,几个冒失鬼点头佩服,相信新县令会办事得法,治县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