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乡村振兴这样干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我市乡村振兴壮美画卷徐徐展开。 (资料图 记者谭浩瀚 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军

    通讯员/谭雪平

    早春二月,寒潮笼罩株洲,但迟早会被春风吹散。

    人勤春来早,新的一年,我市乡村振兴工作做了哪些谋划,具体如何推进?

    记者从市乡村振兴局了解到,今年工作的主线是“守底线、增动力、促和美”,并将“五指并拢”发力,绘好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答好了“三道题”

    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以来,全市乡村振兴系统真抓实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了新的积极成效,“通过加强防返贫监测帮扶牢牢守住了防止返贫的底线,也争取了一批重点项目落户株洲。”

    去年,我市乡村振兴系统争取中央、省有效衔接资金近4亿元,争取国家专项彩票公益金5000万元、中央预算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00万元、省巩固脱贫成果示范园3000万元等一批重点项目落户株洲。

    一言以蔽之,我市乡村振兴工作答好了“三道题”。

    具体是哪“三道题”?

    坚决守住防返贫底线是“基础题”。我市实行“一季一排查、一月一走访”,拉网式动态排查农户73.29万户、282.3万人,动态识别监测对象5642户、14838人,实现了所有农村地区、所有农村户籍人口排查全覆盖,确保了监测对象“应纳尽纳”。按照监测户“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落实帮扶措施,已消除风险2842户、7476人。针对因灾害、大病等导致有返贫风险的困难户,我市创新设立防返贫应急救助专项资金,近三年累计安排资金1060万元,帮扶近1500人。

    积极促进脱贫户增收是“提升题”。我市强化产业帮扶,引导支持脱贫户、监测户发展短平快种养业和“庭院经济”,全市参与“庭院经济”发展的农户近1.4万户。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发放一次性务工交通补贴490余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5747个,设立就业帮扶车间198家,吸纳了1.81万名劳动力就业,脱贫人口务工总人数达7.28万人,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6915元,较2022年增长14.2%,比全市农村居民纯收入预计增速高7.5个百分点,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与全省和当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同比“双提升”。

    大力推进乡村建设是“加分题”。我市切实抓好农村改厕工作,对2013年以来政府组织实施改造的农户厕所多次开展“回头看”,共摸排改厕农户23.98万户,整改问题厕所3.38万个。推进新改建厕所建设,在2022年已完成5.4万个基础上,2023年又新建7682个。开展“幸福屋场”建设,近两年全市建成幸福屋场160多个。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和“村庄清洁”行动,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创建“三清三小”秀美庭院7000余户。

    继往开来,“五个着力”促振兴

    面向2024年,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稳住心神,保持定力,有力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该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乡村振兴系统的总体工作思路为“1234”:“1”是聚焦“守底线、增动力、促和美”一条主线;“2”是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年”和“脱贫群众增收年”两项活动;“3”是突出抓好防返贫监测帮扶、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乡村建设三项重点;“4”是提升“4+1”督查考核、“季度”现场推进会等四项机制。

    具体来说,今年市乡村振兴系统将做好“五个着力”:着力守住底线,强化监测帮扶;着力促进增收,强化产业就业;着力加快发展,强化重点帮扶;着力扮靓乡村,强化乡村建设;着力提升质效,强化工作保障。

    从这“五个着力”中,记者注意到,我市乡村振兴系统将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加大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按升级、扶持、新建、调整“四个一批”促进帮扶车间健康发展。

    同时,我市也将支持脱贫县和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县、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乡镇和村,加强资金、项目、政策等要素支持。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坚持财力可持续、农民可接受、规划可落地,硬件软件齐抓,以“五千工程”为重要抓手,突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重点,抓好农村改厕工作,巩固幸福屋场建设成果,集中力量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乡村建设实事。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