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左骏
成姣兰
【让压岁钱的“广东模式”更大范围普及。】
今年春节有两个颠覆传统的现象出现:一个是不想走的亲戚不走了,另一个是互换式的压岁钱被免了。简而言之,不是从心出发的形式主义逐渐被掌握话语权的“90后”免除了。
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保佑平安。现实中,压岁钱更多时候被叫做红包,“压”的意义渐渐隐去,“钱”的意味占了主导。
“90后”为何要互免压岁钱?“变成了等价交换,没有任何意义。”黄女士坦言,以往都是她给哥哥姐姐的小孩每人200元,没生二胎时,哥哥姐姐为了平衡“收支”,直接给她儿子400元,绝不会让她吃亏,生了二胎后,各自回归到200元的统一标准。今年起,她在年前就主动跟兄弟姐妹说好,压岁钱互免。
其实,等价交换并非互免压岁钱的真正原因,越包越大的红包才是真相所在。不少已婚青年坦言,过年给双方父母和长辈红包已上万,随着年岁渐长晚辈渐多,晚辈红包已逐渐有超过长辈红包的趋势。大家“骑虎难下”,只能独自承压。
在各地纷纷发起互免压岁钱的同时,广东等地5元起步,50元为“巨款”的压岁钱派发规则在网上引来一波好感和支持。网友纷纷表示,不攀比的压岁钱,才真正回归到吉庆的本质。为化解红包攀比带来的尴尬,近年来,已有多地通过各种方式引导民众合理送压岁钱,并将压岁钱不变味纳入村规民约。
笔者认为,互免压岁钱只是人们向压力妥协的一种方式,只有更多的人放下面子,让压岁钱的“广东模式”更大范围普及,压岁钱给与收的乐趣才会回归,小孩的年味也才会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