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口区4项工作上榜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邹怡敏 通讯员/刘艺锋) 1月27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布通报,对2023年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办好民生实事等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市州、县市区、管理区和园区予以通报表扬,并给予激励支持,渌口区有“自然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成效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效明显”“质量工作成效明显”和“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4项工作上榜,其中“自然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成效明显”工作连续4年获得表扬激励。

    近年来,渌口区将节约集约用地专项工作纳入季度审议事项,集中研究专项、集中学习政策,广泛开展宣传,着力提高全区干部群众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意识。该区构建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开展产业园区土地利用清理专项行动,推进闲置、低效、批而未供用地整改。大力开展“四清一合”行动,通过清规划、清资源、清耕地、清资金摸清家底,并将“四清”成果录入平台,汇总“一套数据”、形成“一张底图”、做到“一键管理”。该区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率先在全省构建“3+N”田长体系,探索实行区内挖机动土报备制,利用铁塔视频监测、无人机航拍等手段,及时发现、制止、整改违法占用和破坏耕地行为,实现耕地保护“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机结合。去年,渌口区荣获首届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称号。

    围绕乡村振兴,渌口区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五治理一革命”,广泛组织干部群众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瞄准“三边”开展“三清”,做到农户屋内庭院和村庄公共区域卫生一起抓。同时,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推进和美乡村、幸福屋场建设,朱亭村入选2023年省级美丽乡村(和美湘村)示范创建名单,为株洲唯一。该区还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建立市场化运营模式,对全区8个镇环卫作业、改厕等进行高效率低成本常态化管护机制,渌口农村改厕“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模式在全市推广。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