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招呼” 才是调研的 正确打开方式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龙敏飞

    【期待更多“四不两直”调研。】

    日前,河南某地市委书记轻车简从,不打招呼,不预通知,赴该市一高中、二高中调研,结果被门卫拦住,此事登上热搜。

    市委书记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直接去高中调研,就算陪同视察的人员表示是“领导来视察”,门卫还是将他们拦住,表示“没有接到通知”。最终通过各方确认,才允许市委书记进入校园。这样的做法,收获好评无数。一方面,很多人肯定学校方面的做法,认为学校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捍卫了校园安全的底线;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点赞市委书记的做法,认为“不打招呼”才应该是调研的标配,才能看到真实情况,才能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市委书记不打招呼调研之所以冲上热搜,就因为其契合了公众的期待、符合了大众的认知。在很多人的固有认知中,领导调研只是“调演”,这样的调研方式虽然遭遇各方的批评与质疑,但一直“屡试不爽”,就因为其“安全可靠”。

    缘于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强调要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开展调研。所谓“四不两直”,就是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此位市委书记的调研,就是采取了“四不两直”的方式,这样的做法,既符合中央的文件精神,又契合公众的朴素期待,备受好评自在情理之中。因为,只有货真价实调研,才是推动工作打开良好局面的起点。

    同时,此事也带来了现实的启示,那就是,什么才是调研的正确打开方式。希望这能掀起必要的蝴蝶效应,让“不打招呼”成为调研的常态,让“四不两直”成为基本配置。如此才能听真话、摸真情、取真经、求真知,切实解决干事创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才能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调查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需要用正确的方式来开启,涵盖“不打招呼”的“四不两直”方式,就应该成为各地开展调研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