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杨凌凌
通讯员/周乐
去年以来,芦淞区住建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深入开展“为民办实事”,围绕“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出了一批精致精美的建设项目,实施了一批暖心惠民的改造工程,在党建引领下化解了一批小区管理的矛盾,让广大居民真真切切感受到发展的温度、幸福的质感。
强化自建房整治
助百姓从“忧居到有居”
龙泉片区服饰加工企业众多,自建房可追溯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居民私自改建,流动人口混居,隐患重重。
去年以来,芦淞区成立了由区主要领导为指挥长的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攻坚指挥部,并印发了《芦淞区龙泉地区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攻坚工作方案》,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打赢自建房专项整治攻坚战。
专班统筹协调、悉心服务、精准指导,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排查、分类整治,抓实抓细各项措施;有关部门严把问题销号质量关,严格坚持按标准销号,一栋一栋抓落实,一户一户抓整改,做到真改实改,确保风险隐患彻底整治到位。
整治销号是难啃的“硬骨头”。在排查摸底鉴定的基础上,该区组织乡镇(街道)干部、区直包户干部、业主、经营户开展业务培训和警示教育600余人次,压紧压实属地和部门责任,整治一栋、销号一栋。
提升小区品质
让百姓从“有居到宜居”
粉刷一新的外墙、干净平整的沥青路面、整洁清爽的楼道……走进徐家桥社区三角叉99号,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建于1996年的老小区。
徐家桥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涵盖屋顶防水、外墙修复、管线整理、下水道清理、雨污分流等。记者在现场看到,出入口上方原先锈迹斑斑的金属门头已经拆除,取而代之的是装扮一新的门头;门前画了黄色禁停网状线。
在芦淞区住建局牵头下,街道、社区积极主动作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次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进行现场考察调研,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同时积极争取政策和部分资金支持。如今,徐家桥社区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成为提升老旧小区品质的典型案例。
2023年,芦淞区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499户,围绕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让一个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打造海绵城市
助百姓从“宜居到乐居”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而遍布城市的社区街道如同海绵上的“小气孔”,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底。
航空广场位于航空大道和枫溪大道交叉口东南侧,因中国航发湖南动研所出入口的调整,航空广场整体需结合该所出入道路进行重新规划调整和提质改造。为更好地提升航空广场景观和品质,助力企业发展,芦淞区住建局于2023年8月启动航空广场改造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下沉式绿地和透水、生态铺装。
对照《2023年株洲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计划》,芦淞区住建局全力推进列入计划的16个项目,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千亿大道、航空广场改造工程、南苑社区微公园、宇航微公园4个项目已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