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实践团在潍柴火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观。 受访者供图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旷昆红
“去了株洲机务段,近距离接触了和谐型内燃机车、和谐系列电力机车等机车,印象深刻。”1月31日,回想起寒假实践,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大二学生殷旭日如是介绍。寒假刚开始,由他牵头组织的实践团对潍柴火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国动力谷展示中心、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株洲机务段等轨道交通行业各单位开展实践调研。
对同学们来说,之前都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没有线下体验,学院第一次发起了寒假实践的号召,于是,株洲学子殷旭日就发起了“研习铁路交通,接轨未来发展”寒假实践活动,最终从大一到大三,共有10来名同学响应。
对于组织同学来老家寒假实践,殷旭日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第一次带队,害怕浪费了这么好的机会,但同时又想通过这次机会把自己的老家宣传出去,又很兴奋。
短短5天,寒假实践团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既有职业体验、参观学习,也有专家讲座、调研访谈等形式。在潍柴火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学们了解了株洲火花塞产业的发展历程,参观了智能化装配车间和壳体加工车间,观摩火花塞的生产过程,切实感受国家智能制造的先进发展水平,让大家对国内火花塞产业有了直观的认识。李怡欣对中车株洲电力机车公司印象深刻,“车间作业非常规范,我从中领悟到了书本未曾提过的知识,受益匪浅。”
在株洲机务段,实践团学习了铁路线路的运输任务以及机车质量的日常维护工作。在株洲北站,大家实地学习行车调度作业,现场观摩驼峰解体车列的作业流程,了解调车员对列车进行提钩拆解的操作方法。
虽然只有短短几天实践,但大家收获不少,对轨道交通行业企业增加了很多了解,也意识到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为以后的学习明确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