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举行返乡人员专场招聘会。 记者/何春林 摄
▶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现场。 记者/何春林 摄
◀市人社局将“株洲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牌匾授予学校。 记者/何春林 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何春林
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发展帮扶载体、培育特色劳务品牌、打造就业服务站和“湖南就业地图”……市人社局认真落实我省《关于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工作的10项举措》(下简称“10项举措”),支持农民工兄弟干事兴业。
搭建帮扶载体 助困难群体就业
“10项举措”明确,支持企业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加强对重点企业的常态化联系服务,在保障重点企业用工的同时促进本地农民工及时上岗就业。加强就业帮扶车间和就业帮扶基地建设,推广实施“企业+就业帮扶车间”“联合体+就业帮扶车间”等运行模式,增强帮扶载体吸纳和带动就业能力。落实各项吸纳脱贫人口就业扶持政策,支持帮扶载体做大做强。实现2024年全省就业帮扶载体数量不低于8000家,吸纳人数不少于10.5万人。
2023年,我市认定6家吸纳就业数量多、带动增收效果好的就业帮扶车间为共富工坊,帮助更多脱贫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目前,已培育“厂房式”“居家式”“基地式”帮扶载体,建成就业帮扶车间197家,吸纳1813名脱贫劳动力就近就便就业。
技能提升 实现“劳有厚得”
“10项举措”要求,开展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有效提高劳务品牌从业人员技能水平。组织劳务品牌展示交流等活动,推动劳务品牌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重点培育建设30个左右省级特色劳务品牌,100个左右市、县级劳务品牌,促进300万名劳动者在劳务品牌中实现技能就业。支持各类企业对新录用农民工和在岗转岗农民工广泛开展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
2023年,我市持续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依托九郎山职教科创城,整合各类培训资源,重点围绕我市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等产业,强化订单、定岗、定向培训,完成各类补贴性职业培训3.78万人次。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实现了从劳有所得到劳有厚得的转变。
农民工返乡创业有补贴
“10项举措”明确,支持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加强各类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力度。优先推荐返乡创业人员入驻,按规定给予场租和管理费用减免;对认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按规定给予每年不超过40万元的创业服务补助。
加强对返乡创业人员创业支持。实施“马兰花”创业培训行动;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落实力度;按规定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支持农民工创业。组织开展优秀返乡创业项目选拔活动;推进“百名导师走基层”创业服务行动。全省每年培训返乡创业人员不低于3万人次。
2023年,我市推行“五创”联动机制,强化创业服务协同,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7亿元、一次性创业补贴58万元,完成创业培训9457人,建成创业孵化基地41个,为1000余家入驻实体提供费用减免和创业指导等服务。
畅通服务 实现家门口就业
“10项举措”要求,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和“湖南就业地图”。统筹设立“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用好“湘就业”微信公众号、湖南人社“码上通”等,保障就业服务持续在线;充分发挥“零工市场”“零工驿站”等服务阵地作用。
2023年,全市人社部门着力完善基层就业“服务圈”,畅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帮助求职者就近就便找工作。芦淞区搭建了“中心商圈零工之家”“招聘夜市”等一批就业服务平台。石峰区搭建“求职墙、用工墙”,300多名就业服务专员在工业园区、商圈、餐饮门店收集用工信息,在片区收集求职信息,每周定期向辖区内居民发布。荷塘区聚焦零工市场,推动就业服务向“马路边”延伸,免费提供场地和服务,在街道设立7个零工服务专区、社区(村)建造69个就业服务角,求职者10分钟路程内就能享受到公共就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