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赋能 振兴有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毅

    通讯员/李维

    岁末年初,醴陵市李畋镇各党建指导员陆续来到其所联系企业,传导压力,引导党员率先垂范,压实安全生产责任。

    李畋镇是花炮祖师李畋故里,花炮产业发达,该镇紧盯短板弱项、着力巩固提升,不断激发非公企业党建活力,服务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建兴则事业兴,党建强则发展强。李畋镇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红线,推动乡村治理、产业兴旺、人居环境等中心工作从“起势”到“成势”,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路。

    “走找想促”解难题

    “路修好了,上班心情好舒畅。”骑行在6米宽的水泥路,潘先实的愉悦心情溢于言表。

    潘先实是李畋镇利群村村民,在镇上一家花炮厂打工,每天骑车往返。坑洼不平的村道,一度让其“稍不留神就摔倒了”。

    去年10月,在地方政府和交通部门的推动下,这条村道完成改造,载着村民们“驶向”振兴和幸福。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村民出行条件,是李畋镇深入开展“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推动调查研究走深走实的生动实践。

    大兴调查研究工作开展以来,该镇大力弘扬“四下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优良传统,深入开展“走找想促”活动。

    过去是群众的问题向上走,现在是干部以身作则向下沉。该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带头进屋场听民声,到村、企、校、卫等单位开展调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办好了一件件便民利民的民生实事,推动解决了一批影响镇村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问题。

    实干担当促发展

    “现在水清了,走在河边很舒坦。”看着家门口的河里水草流动,李畋镇石溪村村民吴小艳发出感慨。

    从去年4月开始,该镇开展“党建+”畜禽污染整治行动,党员养殖户带头退养、规范养殖,党员上户宣传指导规范养殖要求,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异味”问题,重塑“向往的生活”。

    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李畋镇坚持围绕中心大局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和日常工作、重点工作深度融合,找准创新发展的着力点,做好“党建+”文章。

    去年以来,该镇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与安全生产、交通违法和畜禽污染整治、人居环境治理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党建工作与全镇中心工作“双提升”。

    其中,“党建+”交通安全整治工作开展后,该镇广大党员入户发放宣传单,向村民讲解正确佩戴安全头盔的重要意义,并联合“两站两员”工作人员在学校门口、加油站等重点区域值守,对发现不带头盔或不规范佩戴人员进行警示劝导,配合公安交警部门开展“戴帽拆伞”行动,集镇道路上骑行基本人人戴头盔、个个无伞篷。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李畋镇加强培训教育,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可靠、充满激情、敢于担当、真想事会干事能成事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去年,该镇相继举办多期主题培训会,覆盖1800余名农村党员、90名支村“两委”、220余名村民小组长、30余名村级致富带头人以及25名“两新”党组织书记,鼓励大家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高素质队伍支撑高质量发展。去年,该镇招引项目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16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20万元以上的达50%。

    凝心聚力惠民生

    近段时间,低温雨雪天气持续,李畋镇联点班子成员带领办点干部下沉办点村,按照“不漏一处、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原则,深入到16个村(社区)开展敲门行动,重点对孤寡老人及独居老人、低保户等弱势群体进行走访,问寒问暖,提醒注意安全事项,协助做好防冻保暖措施。

    李畋镇把保障民生置于突出位置,把群众“诉求清单”变“履职清单”,以党建为引领聚合力。去年,该镇推深做实片组邻“三长制”工作,结合“敲门行动”“夜访夜谈”等活动载体,组织发动各村开展微宣讲200余次、服务活动100余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在矛盾纠纷化解、民生实事解决上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年以来,该镇相继开展了爱心助学活动,发放奖学金、助学金36万余元;“燕鹏杯”村BA篮球赛、广场舞大赛等文体赛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尤其是针对“防止村级组织‘机关化’”方面的问题,该镇严格落实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推动村干部常态化开展主动上门走访服务,让群众“身边事”尽快“身边解”。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