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沈全华 齐卫国
通讯员/夏文骞 杨超
警徽熠熠,心向党;初心如磐,新征程。
1月10日,株洲警民共庆第4个中国人民警察节。
这边,市县公安机关纷纷举行升警旗仪式,重温入警誓词,定下新年目标——心无旁骛争当公安火车头;那边,辖区群众带着一面面鲜红锦旗来到基层所队,为公安民警破案挽损、服务便民点赞加油。
近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全省前茅,全国一流,争当公安火车头”目标,聚焦“四个铁一般”的要求,全面激活队伍建设内生“引擎”,为公安工作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铸牢忠诚警魂
让党旗高高飘扬战斗一线
“党旗红”引领“公安蓝”,株洲公安坚持政治建警,以党建为龙头带一流队伍,以党员为先锋创一流业绩。
“10·21”“4·06”“8·02”,每一个专案组成立当天,就组建一个临时党支部。战时思想政治工作与侦查办案同部署、同推进,这是全市公安机关的标配。
公安业务开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全市公安机关牢牢把握“四句话、十六个字”总要求,传承“炎陵水口建党”红色基因,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以系统思维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把临时党组织打造成韧性强、后劲足的战斗堡垒,让党旗高高飘扬战斗一线。
深入推进政治建警系列工程,为队伍建设培根铸魂。巩固拓展教育整顿成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抓好政治建警“1+11”意见规定的贯彻落实。
市局党委开展“第一议题”学习18次,市县两级分批开展政治轮训、专题辅导、研讨交流和忠诚教育1000余场次。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为民警思想上“充电”、精神上“补钙”、行动上“赋能”。
不断创新思政工作理念。持续打造“心和”警营文化品牌,开展无稿件畅谈会10期和思政工作分析会4期,进一步增强公安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
抓好素质强警提战力。抓牢实战练兵,组织全市适龄民警普考“三项基本功”,连续3年以100%的合格率完成省厅考核;抓实岗位练兵,创建省级“五小五随”岗位训练示范基地2个、市级22个。抓好技能比武,择优推荐4名竞赛一等奖获得者获评“市五一劳动奖章”,推荐9名竞赛获奖者参评“市青年岗位能手”。在2023年全省公安政治工作会议上,株洲公安推介实战练兵工作经验。
落细从优待警
把暖警爱警融入“心和”大家庭
严要严到法纪边界,优要优到心灵深处,市局党委坚持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相结合,用心用情建设“心和”警营大家庭。
“吃饱更能吃好,美食健康两不误!”“想吃啥就选啥,4个档口喂好你!”……
中午12时,刚从实战现场归来的民辅警们,陆续走进市公安局智慧食堂进餐。一股温馨的家常味,让大家迅速放松身心、补充能量。
智慧食堂不仅抓住了民辅警的味蕾,也收获了广大家属的频频点赞,还受到各级领导的大力推介。副省长,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王一鸥来实地调研后赞不绝口,要求全省公安机关以此为模板,把食堂家常菜变成拴心暖胃餐,从舌尖上抓好爱警暖警工程。
近年来,市公安局深入开展“走找想促”活动,出台从严治警“十条铁规”、从优待警“十条措施”,三级联动构建严管厚爱双驱动格局。
有为才有位,激活人才队伍“一池春水”。2023年,市局党委按照“小步快跑、分级分层、人岗相适”原则,坚持分组择优晋升,提拔重用210余人,其中“85后”年轻干部120余名。1480余人职级得到晋升。推动表彰奖励向基层、向民警倾斜,民警记功嘉奖480余人,市县两级举办集中授奖仪式30余场次,两年来为34名获得法考A证的民警记三等功并纳入人才库。
坚持文化润警,展现铁军形象。开展集中宣传80余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媒体通气会13次,在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刊发稿件1630余篇,新媒体发稿1.5万余条,短视频刊播200余条,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株洲公安工作质效。建立涵盖69个集体、219名个人的先进典型数据库,推树了“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集体”芦淞分局建设派出所、“全省首批红色示范警队”炎陵县公安局水口派出所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做强文化建设,自主拍摄的微视频《本色》,获评第七届平安中国“三微”大赛网络人气奖、第二届平安湖南“三微”比赛一等奖。
不让战友流汗又流泪,全力呵护民警身心健康。先后办理袭警、阻碍执行职务等案件60起,依法打击处理64人,维权慰问民辅警110余人。建立民辅警就医“绿色通道”,连续8年为民警购买意外伤害和补充医疗保险,完善心理健康风险排查预警机制。
坚持人民至上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人民公安为人民,守护群众暖民心,全市公安机关把为群众办实事当做检验队伍建设成效的试金石。
“网上预约,足不出户就办好身份证,真是太方便了!”近日,石峰区龙头铺街道居民龙某一个劲地为民警点赞。
因老伴行动不便无法前往派出所办理身份证,龙某无奈向经开公安分局龙头铺派出所求助。户籍民警通过线上视频教会龙某完成特殊人群网上预约工作,并按约定上门办证。
民有所呼,警有所应。近年来,市公安局依托现代化警务平台,将公安政务服务数字化窗口搬到群众手机上、家门口,打通便民利企服务“最后一公里”。
过去的一年,全市公安机关开展44次“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活动,现场为群众排忧解难47个。上线特殊人群网上预约上门办事服务机制,办理指纹补采、身份证补换领等业务36件。
人无我有。在全省率先推出“无犯罪记录证明”网办,办理业务1万余笔,节约群众跑腿时间3万小时,这个经验被省政务服务管理局作为典型改革案例向全省推介。
人有我优。开通“边境通行证”网上办理业务,办理“边境通行证”117件。全程网办“出生一件事”,办理业务700余笔。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线下感谢锦旗接二连三,线上点赞数以百万计,这已成株洲公安常态。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株洲警民共绘幸福株洲图。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实现公安火车头这个目标,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唐文发展望新年工作蓝图时表示,广大民警要鼓足干劲、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共同书写人民警察的光荣与梦想,全力铸就株洲公安的荣耀与辉煌,为“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贡献公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