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株省政协委员共提交提案65件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周蒿 通讯员/郭青燕) 1月27日,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胜利闭幕。大会期间,31位住株省政协委员紧扣全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脉搏,聚焦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围绕群众所需、所盼、所想,积极建言献策,共提交高质量提案65件,涉及区域协调发展、产业转型、民生改善等方方面面。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以“政协之能”助推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之为”。大会期间,聂方红、吴丹委员分别提交提案,建议立足株洲科技创新等优势,支持株洲参与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罗绍昀、杨明等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呼吁,进一步优化长株城际铁路(S4线)制式和线路。周建明委员建议,推动长株潭物流差异化定位,打通现代物流大动脉。

    柳怀德委员建议,打通湘赣边交通堵点,盘活株洲优质旅游资源。杨明委员建议,支持株洲打造“湘赣边”和美乡村示范走廊,带动乡村振兴。吴丹委员建议,加快打通湘赣边界森林防火道路,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县域兴则湖南兴。程轶辉委员建议,加快醴陵电瓷产业发展,打造湖南电瓷之都。王霞委员建议,助力攸县高新区加速打造“化工智能园区”。蔡滔委员建议,加快构建特色产业体系,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产业转型升级建言献策

    作为制造名城,株洲产业发展是委员们关注的重中之重。

    聚焦轨道交通、硬质合金、航空动力、陶瓷等优势产业。周清和委员建议,加快打造磁浮交通全产业链,抢占中高速磁浮交通技术世界级创新高地。夏茂燕、李文灿委员建议,加大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争取更多项目落地,加快推进株洲打造世界级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李应新等委员建议,推进先进硬质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世界一流“工业牙齿”。徐友良等委员建议,支持株洲依托航空动力产业加快发展低空经济。潘尚能等委员建议,加快推动湖南绿色航空动力发展。刘冉委员建议,加强醴陵陶瓷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

    加快培育未来产业。何涌委员建议,完善省级组织保障和政策体系,建立与国家相关部门的对接和联动机制,落地国家北斗相关项目和产业发展资源,在多领域争取政策突破和先试先行,支持株洲打造国家北斗规模应用示范基地。江详志委员建议,支持株洲培育数字化钢铁供应链千亿产业集群。徐治江委员建议,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会展经济,打造内陆会展高地。蔡滔委员建议,支持株洲培育打造新能源产业。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周建明委员建议,促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张江华等委员建议,支持株洲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许剑利委员建议,推动资源共享、联动协作,强化地方与高校科研合作。

    为民生福祉鼓与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民生福祉鼓与呼。

    反映群众最关心的医疗、教育、养老等问题。吴丹委员建议,积极开展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试点。谭艳委员建议,在全省推广长期护理险制度,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周清和委员建议,在全国率先设立经济困难家庭老年人陪护基金,为老年人晚年幸福保驾护航。杨胜跃委员建议,加快推动湖南九郎山职教科创城提质升级。委员黄芳建议,推动更多优质科普资源服务基层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李文灿委员建议,建设县域中医药智能医共体。侯爱利委员建议,打破竞争壁垒,培养更多中西医结合专业医生。

    聚焦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短板。钟富强委员建议,加快铁东路北段建设,推动田心片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支持清水塘老工业基地环境修复及转型发展。谭艳委员建议,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机制,推动社区应急安全服务站建设的建议。

    助力乡村振兴。陈艳娟委员建议,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路径 夯实乡村振兴“耕”基;做大做强株洲红茶,打造中国红茶出口示范基地。陶业委员建议,拓宽农村公路。蔡滔委员建议,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助推乡村振兴。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