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人才干事创业 不妨换个思路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李 军

    【人才是“领头雁”,能够在飞翔中不断校准航向。】

    学习影视专业的“海归”,回到家乡“养牛”。近期,本报报道了渌口“90后”姑娘曾齐怡馨的创业故事,引发关注,也给笔者带来思考:招引人才返乡干事创业,应敢于打破思维惯性,提供紧跟发展趋势的配套服务。

    吸引人才,“对号入座”的想法已过时。比如曾齐怡馨,“不会剪片子的留学生不是会养牛的好农人”。如果只看留学、影视专业等条件,通常会将她当作影视行业人才。由于受父母“养牛”影响,以及赴浙江大学培训的经历,她发现了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也给父母的养殖基地带来了全新气象。

    曾齐怡馨的故事表明,人才不是一块块拼图,找到了就能与既定蓝图完美匹配,他们是一只只“领头雁”,能够在飞翔中不断校准航向,甚至还能重塑格局。招引人才,切忌设定过多框框与限制,而应更加注重搭建舞台让人才“自己选位置”。

    当前,人才最缺的是什么?笔者以为,不是舞台,不是投资,而是干成事的成就感。比如株洲,培育制造名城,推进乡村振兴,处处都是干事创业的舞台,找到创业发展的资金支持也不是很难。难的是,想法被人真正地理解,推进过程能得到精准及时助力。

    再以曾齐怡馨的故事为例。去浙江学习培训回来,她想借鉴余杭永安村“智慧稻田”的经验,将养牛基地打造为“智慧牛场”。但一番奔走,相关方告知信号基站布局基本确定很难改动,相关部门也没有推动破局,导致想法最终无法落地。

    “新农人”创业,遇到的问题也是全新的,这对相关部门如何扶持人才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果既不懂创业、又不懂专业,人才服务做不好,人才最终也留不住。

    引人才、兴事业,思路一转天地宽。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