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有德
近日,湘籍知名作家飘雪楼主推出史学巨著《刘邦传:鸿门宴上的天选之人》,甫一上世便好评如潮,引发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我和飘雪楼主素未谋面,但“神交”已久。飘雪楼主原名叫陈立勇,敏而好学,学而不厌,数十年来孜孜以求,笔耕不辍,在各大报刊媒体发表散文、小说、诗歌等就达300多万字。同时,从小爱听评书,对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到了痴迷的地步,尤其对汉史更是情有独钟,多年来潜心研究,最近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刘邦传》正是他的“大汉历史”系列的延续。
评说历史,“数风流人物”,评论界常态往往是:因其有功有过,所以有褒有贬,有赞歌有骂声,乃至两极分化也不鲜见,评说刘邦也是如此。刘邦去世后,当时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政论家陆贾,给予刘邦的评价极高:“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皇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轝,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泮,未始有也。”至大唐王朝,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也对刘邦的一生毫不吝啬,大唱颂歌。
作为西汉王朝的奠基人,刘邦起自布衣,寻常百姓而已,却能凭借自身的智慧、勇敢和韧性,40多岁开始创业,不到10年时间一统天下,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辉煌时代,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来说,绝对称得上不朽的传奇。可对他的颂歌声里,也有“另类”的声音。刘邦游手好闲,不喜劳作喜交朋友,终日里与狐朋狗友游山玩水寻欢作乐,于是有人说他是“混混”。楚汉争霸,刘邦兵败彭城,逃亡途中,竟然狠心将自己的亲生骨肉推下车逃跑;楚汉对峙,刘邦父亲被项羽绑架,扬言煮了来吃,刘邦也无动于衷,还说让自己也分一杯羹……于是有人说他是“无赖”。大汉子民司马迁如此评价刘邦:“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生在汉朝,却对开国皇帝刘邦以隐晦的手法刻画其流氓无赖相,可谓胆大包天。晋人阮籍更是放言:“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似乎对刘邦恨之入骨!讽刺也好,痛骂也罢,刘邦从平民百姓到大汉天子却是不争的事实。
当代著名人文学者、文学理论家刘再复在《性格组合论》里提出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其实,人性复杂,何止二重组合?作为平民皇帝的刘邦,人物性格自然更加复杂。为性格复杂的汉天子刘邦树碑立传,作为汉史专家的飘雪楼主,为了写作《刘邦传》,以一以贯之的严谨和执着,查阅了大量关于刘邦的历史书籍、史学资料,披沙拣金,去伪存真,耗费了一年多时间才完成这部四十余万字的《刘邦传》。在整个写作过程中,飘雪楼主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既还原历史的真实性,又追求历史的生动性,兼顾史学性和文学性。《刘邦传》以主角刘邦的人生履历为纵线,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叙写其人生的大起大落。同时,又以同时代人——比如陈胜、吴广、项羽的人生际遇为横线,侧面烘托刘邦的过人之处。
一介市井小民,最终成就千秋霸业,刘邦自有其过人之处。建汉之初,刘邦曾有过这样一番言论:“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相比之下,勇冠三军的西楚霸王项羽,仅一个范增都不能用,“鸿门宴”之后,范增气得直呼“竖子不足与谋”,荥阳之战中,范增更是被项羽气得告老还乡,楚汉之争的结局也就成定局。飘雪楼主的笔法细腻而又犀利,故事情节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刘邦建立西汉,距今两千余年。走进两千余年前的历史长河,穿越时空,毫无“隔代”之感,历史与现实无缝对接,仿佛聆听“百家讲坛”,身临其境,欲罢不能。不得不说,飘雪楼主和著名作家莫言一样,都擅长“讲故事”,都很有控制力。同时,他的语言极具特色,严谨细密之中不乏诙谐幽默和轻松活泼,如一幅多姿多彩的历史画卷徐徐铺开,别开生面,精彩不断,实属难得。
《刘邦传》不只讲述历史故事,书写历史人物,还通过对刘邦的历史评价,深度解读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探究其人生传奇及其深远影响,一部血淋淋、活生生的“资治通鉴”。有一种成功叫大器晚成,现在的不如意不过是在积蓄力量,只待时机成熟,定能有所成。从这个角度来说,刘邦可以理所当然地称之为“鸿门宴上的天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