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株冶医院 与周医生的回忆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汪良珠

    进入冬季,太阳的温暖把人们从楼房里召唤出来,被寒冷笼罩了几天的小区里又充满了生机。孩子们在空地上欢快地追逐、打闹,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海阔天空地谈论着。人老了,就爱回忆往日的美好。

    这几天,又有老伙计住院了,健康、医疗问题于是成了他们闲聊的“主旋律”。株洲冶炼厂的主生产区搬到了衡阳水口山,职工医院也剥离、改制成了民营医院。但是,老人们看病、住院还是首选改制后的医院——除了距离近、方便,更主要的是,在老人们心中,不管曾经的株冶医院如今叫什么,它总是人们心中“自己的医院”。

    今天,他们回忆起了当年医院的一些医生。锌电解工老任说,那时候分到职工医院的医生,许多都是医学院毕业的,看病认真、仔细。其中,有个年轻妹子周亚庄,除了看病,还搞研究呢!

    周医生在五官科时候,每天一大早,就一个人跑到湘天桥市场后面的屠宰场,找屠夫们收集猪眼睛,拿回去认真研究。屠夫们看她一个年轻姑娘天不亮跑到屠宰场这种脏兮兮的地方,就说,“你不要这么早,我们留给你。”周亚庄说,来得晚了,猪都冷了,猪眼睛的状态离活着状态太远了,没什么参考价值。屠夫们第一次遇到这么认真的医生,为了给她照亮道路,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他们杀猪时,都把门打开,让灯光透出来照亮外面,方便周亚庄辨认道路。

    由于屠夫们的宣传,湘天桥蔬菜市场里,许多经营户都知道株冶医院有一位年轻、漂亮的周医生。职工、家属都爱找她看病,她总是微笑着接待每一个病人。我在电解槽上工作,温度高、酸雾大,一双眼睛被酸雾熏坏了,经常发痒。周医生除了开药治疗,还告诉我工作过程不要用手擦眼睛,下班第一件事就是洗脸、洗手,还要我告诉其他同事。隔了一个礼拜,我到医院,周医生又问我:“你们电解槽有通风设施吗?通风效果好的话,可以大大减轻酸雾对眼睛的伤害。”

    电工顾师傅说,大部分医生对民间的一些治病方法都不屑一顾,可周医生不一样,每每听到病人说到一种有效的“土办法”,她都会认真记下来,并把口述者的地址和电话也记下来。她说,不一定会采用这些“土办法”,但是,要琢磨琢磨这些土办法治病的道理。

    有一次,顾师傅看病时遇到一位婆婆,她告诉周医生:她家孙女受了风寒、肚子痛,她按老办法烧热一个陶罐盖子用布包了,给小姑娘在肚子上反复地推,病情减轻不少。周医生说,这次经过检查确实是受了寒,这个方法有一定的效果。如果不经过检查、确诊,就盲目地采用这种办法,就可能会贻误治疗时机。从前,检查技术缺乏,人们不得已采用这种简单方法。以后,还是采用现在的科学方法为好。

    株冶生产区是个粉尘、酸雾非常重的环境,职工们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尽管有各种保护措施,也不可能杜绝环境对身体的影响。电工魏师傅说,他到周医生那里看病,经常听到周医生告诉别人:佩戴好口罩、多吃株冶食堂的扣肉和猪血。

    魏师傅告诉几位老邻居,“吃东西还能防病、治病,我都是在周医生办公室知道的。那次,她告诉我,食堂的扣肉、猪血都是结合我们厂生产环境特点的菜。”

    魏师傅还说,有什么健康问题找周医生,她再忙也会帮你解答。如果她要查资料解决,就会写个条子告诉你,哪天她会上班,可以再来找她。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