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田心村: “两条腿走路”谋共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得益于良好的乡村治理基础,田心村的修缮水渠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推进。 受访单位供图

    田心村的水果玉米基地,切实带动了村民务工增收。 受访单位供图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军

    1月11日,茶陵县严塘镇田心村。

    新建的幸福屋场,散步的村民晒着冬日暖阳,村文化广场上不时传来孩子的欢笑。

    脐橙种植基地,一筐筐脐橙被采摘,通过村上供销社找到销路,又鼓了村集体的钱包。

    强村富民的道路上,田心村坚持乡村治理与“三社合一”综合改革“两条腿走路”,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风采。

    ●乡村治理,摘下“国字号”招牌

    在田心村,有块崭新的金字招牌: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3年,株洲获得这项称号的村庄仅有两个。

    能拿下这块“国字号”招牌,只因田心村在乡村治理方面确实“有两把刷子”。

    市派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吴丽刚说,去年5月刚驻村时,他就发现田心村注重党建引领,创新探索了“党建+”模式,为乡村治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比如“党建+村规民约”。此前村里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形成《田心村村规民约》33条,引导村民树立自治意识,逐渐从“他律”转向“自律”,由“旁观者”变为“当事人”。再如,“党建+能人治理”,村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主导作用,从地方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能人、复员退伍军人、大学毕业生等群体中,发现和选拔了上百名基层能人,实现了能人带动。

    “党建+自治组织”也是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围绕基层治理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村里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喜事会等组织,发挥其联系不同群体的优势,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市派驻村工作队来了后,落实省里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了乡村治理机制。田心村党支部书记谭小平介绍,具体来说是以推行“三长制”为契机,在村以下设片长、组长、邻长,建立“片-组-邻”的基层治理组织体系,细化基层治理单元,助推乡村治理精细化、整体化。

    可别小看这个“三长”。吴丽刚说,2023年村里建设幸福屋场,在空心废弃房屋拆除等方面,邻长、组长和片长紧密配合,很好地促进了村文化广场等项目的推进。

    不止于幸福屋场建设,在村庄清洁绿化、修缮水渠、农田改造等方面,“三长”都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助推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三社合一,壮大产业促富民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田心村发展产业的路径是,深入推进“三社合一”综合改革,壮大村集体经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2023年,市派驻村工作队携手村里成立村级供销社,帮助村上的相关种植养殖合作社破解了销路难问题。

    比如,村里引进的茶陵县长盛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在村上打造了46.7公顷的水果玉米基地。基地自投产以来,每年带动本村农户100余户就业,其中脱贫户16户。通过流转土地给基地与务工,村民都能切实增收。

    “为水果玉米找销路,也就是在为村集体与村民增收找门路。”吴丽刚说。2023年,田心村的水果玉米基地入选严塘镇“三社合一”综合改革示范点。

    最近两个星期,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又通过供销社平台,销掉了村上脐橙基地的1万公斤脐橙,村集体经济又有入账。

    “2023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约20万元,同比增长42.8%。”谭小平介绍,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与“三社合一”综合改革的推进密切相关。

    吴丽刚特别提到,田心村还有一项亮点工作是将山水林田等资源统一归集到村里管理,并编制了“一环三区”的村庄发展规划:即打通一条环村道路,将全村划分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现代农业产业区、人居环境示范区。

    在现代农业产业区,田心村计划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引入万樟园林集团按照“造林造景、造林造园、造林造富”的发展模式,联动周边猷竹村、沙江村等村庄抱团发展。

    乡村治理绘底色,“三社合一”添特色,田心村加速奔向“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美好愿景。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