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胡文洁
通讯员/谭龙
1月2日,媒体统计,自去年底有市民呼吁城区公共厕所夜间延长开放时间后,截至目前,城区已有107座建宁驿站实行24小时开放。
去年12月26日,石峰大桥西匝道通车,极大释放快速环道通行能力、解决快速环线交通堵点问题。
去年12月18日,G60醴陵至娄底高速公路扩容工程渌口区连接线通车,有效改善区域路网结构……
考察民生事项“含金量”,一看目的,二看成效。
站在2024年新起点,回看近几年株洲民生领域改革,目的之问、成效之问,始终凸显其中,即: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从老百姓最关心的小事做起,从人民群众最急需的事情做起,不贪大求全,不大包大揽,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精准满足群众诉求、回应人民期盼,坚决杜绝“老百姓没有可感可及”的改革、“老百姓一看就不答应”的改革。
2021年9月,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鲜明提出:必须站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立场,坚持办好民生实事,推动民生保障向“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升级。市委深改委深入贯彻党代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老百姓的感受度、获得感作为为民办事的唯一标准,把“三微六位”作为深化民生领域改革的重要抓手,出台《株洲市“三微六位”民生工作实施方案》,部署推进42类72项具体工作任务,截至去年底已完成35项,即将完成32项,一些改革做法被国省重点推介。
以“三微”提质服务
让“民意”变“满意”
坚持把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作为履职的“头等大事”,大力推动“微改造、微服务、微实事”,不断提升民生实事精细化管理水平。
实施“微改造”,让处处看见美。以“绣花功夫”持续完善城市功能,2023年优化32处交叉路口,新建、改造2座人行天桥,拉通10条断头路,打通10个交通堵点,建设石峰大桥、建宁大桥匝道,道路更加畅通,城市更有品位。投入资金1.34亿元,新建微公园65个,目前全市微公园覆盖50%以上社区,构建了“小珠串大珠”的城市公园绿地新格局。
推出“微服务”,让办事更舒心。在各级政务大厅、政务App等开设“办不成事”反映渠道,推行“线上+线下”与“立即办+帮着办”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便民服务窗口”,处理群众企业“急难愁盼”各类问题410余件。开展“一把手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行动,3948名市县两级领导干部以普通办事群众身份现场“沉浸式”体验办事流程。
办好“微实事”,让幸福更安稳。把保交楼等群众诉求强烈、事关最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吃透用活各项政策措施,保障全市房地产风险项目全部复工。截至2023年底,全市保交楼累计交付2.9万套。建设“就业驿站”“零工之家”“就业超市”等一批基层就业服务微平台,让就业服务在“社区里”“马路边”“小区中”“楼栋间”“指尖上”“朋友圈”随处可见,构建起线下线上“10分钟,3公里内”就业服务圈,让劳动者“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
以“六位”传递温度
让“呼声”变“掌声”
坚持把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需求最急迫的岗位、学位、床位、梯位、车位、厕位建设作为民生重点工作来抓,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在学位上,引进长沙四大名校合作办学,加强中小学学位保障。2021年以来,共投资近50亿元,新建公办中小学校16所,新增学位5.5万余个。
在岗位上,2023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8万人,城区常住人口达180万人左右,保持净流入态势,特别是青年人口加快流入。
在梯位上,通过创新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增值收益购买电梯保险机制,小区电梯平均维修时间由15天以上缩短至1天,被省住建厅推介为“株洲模式”。去年9月,住建部明确将株洲列为全国推进房屋安全体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6个试点城市之一。
在厕位上,建宁驿站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通过国家标准化试点中期验收。去年12月,“株洲建宁驿站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改革项目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城市公厕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
在车位上,3年来新建车位1.4万个,创新错时对外开放市直机关停车位1314个,道路停车泊位周转率从6.04次提升至17.6次。
在床位上,通过系统推进分级诊疗、县域医联体改革,县域内住院量占比突破90%,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超过60%。
以“共建”汇聚合力
让“民声”变“民生”
“我会尽力,让大家的苦恼有地方说,让大家的忧伤会有人看得到。”去年12月19日召开的株洲市城市基层治理“千人大会”上,市委书记曹慧泉的一席话,道出了近年来株洲坚持“名城共建·幸福共享”的城市治理逻辑。
现代城市治理,早已不是通过“铺摊子上项目”就可简单实现。随着诉求日益多元、矛盾更加隐秘,如何做到切身感受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满足需求,是每一个地方治理者需要回答的考题。
株洲聚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推进民生领域改革中全面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注重以“共建”汇聚民生合力,充分尊重民声民意,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一张“幸福株洲”共建共享图徐徐展开。
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全域推行“党建引领小区治理‘1+6’模式”,建成1075个小区党支部和870个小区党群服务站,实现小区党支部全覆盖,引导5.8万余名在职党员到居住小区党支部“报到”开展志愿服务,推动一大批群众“烦心事”在小区内得到妥善解决。近3年来,小区物业投诉率下降了34%,矛盾纠纷在村(社区)的化解率上升了22%
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在“走流程”中感悟办事难、程序多,身到一线解决群众和企业关心问题;创新开展制造名城早餐会、“开门搞改革·请你来献策”年度改革要点征集等活动;建立“企业办事不求人”机制等,株洲倾听人民群众和企业诉求的举措实打实。去年累计收集各类问题近4000个,办结率96.3%。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民生领域改革的路上,株洲正以一个个“微改革”,持续彰显“制造名城”大民生,让“幸福株洲”变得更加可见、可感、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