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鑫
近年来,株洲高度重视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围绕“大思政课”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力争打造全国一流职业教育高地。“大思政课”为思政课建设指引了新思路与新方向,职校要创新育人格局,就要树立“大思政课”理念,用“大变革”呈现思政课新样态,推动实现职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明确“大思政课”内涵,科学设计“大课程”。一是要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打造思政课教学资源库。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形成完善课程体系,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四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打造思政课教学资源库,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二是要讲清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从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历史性成就和里程碑意义出发,将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蕴含的真理性传递给新时代的青年,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系牢人生第一颗纽扣。三是要立足课堂主阵地,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大思政课”要以课程为基础,并且要讲好课程,把深奥的道理讲透彻,讲得让学生明白和认同。从备课、授课、反思各个教学环节转变理念、调整心态、创新方法,总结经验,不断实践,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抓住“大思政课”关键,构建“大师资”体系。一是要配齐建强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质与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高校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以推进协同育人为目标,联合优质师资,构建协同育人体系。要实现队伍的充实和完整,配齐建强专兼职教师队伍,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真正建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二是要吸纳先进典型进课堂,开展榜样示范教育。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应拓宽思维,吸纳各领域优秀力量来讲述丰富的社会实践话题,在理论课程上引入现实案例、在实践课堂上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联动。要联系更多的行业优秀人物进课堂讲思政课,用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人生感悟打开学生的眼界与视野,拓展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提高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三是要善用社会大课堂,拓宽实践教学场域。调动、发挥一切有利于思政育人的社会力量发挥协同作用,例如聘请有丰富活动课程经验的教师、培训师、讲解员、宣讲团讲授思政课,让学生感受社会大课堂的魅力,在实地参观、实践锻炼、团队协作中提升综合能力。
创新“大思政课”手段,打造全方位评价体系。一是要遵循育人规律,建立多维度综合评价体系。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一方面要遵照国家关于思政课建设质量标准的原则性规定,设置相对统一、具体可行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要突出不同课程的特点,设置合理的量化指标,使评价体系更加系统和立体。二是要持续推进线上教学,加快智慧教育平台建设。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线上教学平台的建设,高校思政课在开拓线上空间方面抓住了良好的机遇。“大思政课”视野宽、渠道广,拓展教学场域更要充分地抓住网络发展机遇,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拓展多维的教育渠道发挥育人合力,进一步优化思政课线上教学的质量,促进线上线下思政课的深度融合。三是要发挥平台作用,善用新技术辅助评价考核。“大思政课”的协同育人需要评价体系的优化,育人力量的汇聚,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具有统合作用的大平台,将智能技术应用于全过程考核。要采用多维指标评价、多元主体参与评价、多样方式全过程评价的评价体系,同时监督体系运行,保障体系实施效果,分析评价督导结果,进而在教学中落实改进,使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得到逐步提升、改革创新实效性不断增强。
(作者单位:中共株洲市委党校)(本文系株洲市社科职教专项课题“新时代株洲市职业院校大思政课建设机制研究”的部分成果,编号ZZZJ202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