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季,我们不得不裹紧厚厚的衣服抵御寒冷的进攻。不知你是否有过好奇,植物不会动,它们又是如何抵御寒冷的呢?其实不用担心,千百万年的演化,早已经让植物练就了一身“安身立命”的独特本领。
“裸衣”御寒
冬天的北方路上,除了长青的松柏之外,大部分行道木,比如悬铃木、白蜡树、枫树、银杏等植物早已是“赤身裸体”了。早在寒冬来临之前,植物就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不同于人类的穿衣御寒,很多植物抵御寒冷的方法是掉光所有的叶子。
对于落叶植物来说,秋天日照时长的缩短就是寒冬到来的信号,植物要为休眠做准备了。植物的叶片中生长激素会减少,而脱落酸等物质会增加,最终让叶片掉落。落叶后的植物减少了水分和养分的消耗,也停止了生长,“养精蓄锐”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穿衣戴甲
有植物“脱衣”,自然也有植物“穿衣”。冬天虽然寒冷,但也可以孕育希望。木兰科的植物,早在秋天就已经长出了花芽,为春天的绽放做准备。到了冬天,在这些花芽外面会长出一层银色苞片,上面还会有很多的绒毛。这层苞片就像一件貂皮大衣,可以保护这些花芽不受寒冷的影响。
松柏之类的裸子植物即使在冬天依旧是绿色,它们能够安然过冬的奥秘在于“防冻蜡”。在冬天,松柏的针叶和鳞叶上会分泌出一些表皮蜡质,这些蜡质不仅可以防水防雪,减少植物的水分蒸发,还可以避免植物被冻伤。确保在寒冷的环境中,植物依旧可以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来制造营养。
暗度陈仓
对于一年生植物来说,它们的生命见不到严冬。早在秋天它们就已经“化整为零”,将营养和能量储存在了种子之中,自己则完成了延续基因的使命。这些种子在冬天静静地沉睡,在春暖花开之时开始发芽,开启新的生命轮回。
不仅有“化整为零”的智慧,同样也有“化零为整”的策略。很多植物,会在冬天牺牲掉地上的部位,而将主要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地下的根茎等器官,比如马铃薯、萝卜、山药、百合、洋葱等。类似它们这样,根部或者茎部因为适应环境从而发生形态上的变化,就被称为植物的变态。
甜蜜反击
还有一些植物,对抗寒冷的策略非常“简单粗暴”。低温对于植物最大的伤害,就是寒冷会让植物细胞内的水分结冰,从而破坏了细胞的活性。那么抵御寒冷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提高植物细胞液的浓度,使其不易结冰。
甜菜和糖枫树就是其中的代表,在寒冷的冬天,这些植物的体内会合成大量的糖类物质。当细胞液的浓度变高,冰点就会降低,就可以在更寒冷的温度下生存了。“霜打的青菜分外甜”,其实也是同样的原因,正是青菜为了抵御寒冷产生了更多的糖分的结果。
自制温室
对于生活在极地和高山的一些植物来说,低温寒冷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它们早已经适应了这种环境,在冰雪之中,才是它们发挥的舞台。
塔黄和天山雪莲等植物,给自己盖了个温室。通过演化出巨大的花苞包裹住整个花序,让花序里的花能像在温室里一样比较舒服地发育。这些苞片互相重叠,保温效果非常好,在晴朗的正午,增温甚至可达10℃以上。在寒冷的环境下,昆虫能见到这样可以取暖的地方,自然很乐意进去避寒。在昆虫爬进爬出的过程中,也顺便就替塔黄和天山雪莲完成了授粉工作。
还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叫做臭菘。当别的生物在冰雪中瑟瑟发抖的时候,它却会趁着下雪天开花。它通过身体中的一种独特代谢方式,加快呼吸作用,从而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能。在开花约一周的时间里,虽然环境中的温度在零下,但它花苞内部的温度却可以保持在20℃左右。并且臭菘这个名字绝不是“浪得虚名”,在开花的同时,它还会散发出独特的气味,吸引昆虫帮助自己授粉。
人类帮忙
虽然植物有着各种手段来抵御严寒,但毕竟冬天对于很多植物来说是一道“鬼门关”。在城市的道路和公园里,人们也想出了很多办法帮助植物去抵御寒冷。
在很多城市,都可以看到行道木的树干底部被涂成了白色。这些白色的涂料,可以反射更多的阳光,减小昼夜温差过大对植物造成的伤害。另外在涂料中会加入石灰和石硫合剂,这些物质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可以杀灭一部分在树皮裂缝中隐藏的虫卵和有害微生物。
一些植物对低温的耐受性比较差,人们就会用塑料袋或者编织袋将它们牢牢地包裹起来,或者是在这些植物的外面搭建防寒风障或者拱棚。这样可以减少水分的流失,防风防寒,帮助它们顺利过冬。
冬季万物肃杀,恰恰也是消灭害虫的好时机。美国白蛾等害虫具有在树下寻找化蛹场所的习性,还有一些害虫,比如尺蠖、蚧类、螨类,则有冬天在树下土中过冬,春天再爬上树的特征。所以人们也会趁着冬天,利用它们的习性去消灭害虫。很多地区会在冬天的树干中部绑扎草绳或草靶,在第二年开春前把草绳或草靶连同躲藏其中的害虫一起销毁,以减少害虫越冬的可能。园林工人还会趁着冬天在一些树上粘贴胶带,由于胶带表面光滑,就可以阻断害虫上下爬行了。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冬天虽然寒冷,但始终会过去。植物正是凭着自己独特的生存智慧,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冬天。当冰雪褪去,人们会脱下厚重的衣服,植物也会用姹紫嫣红迎接春天的到来。
(来源于“把科学带回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