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天吃饭”到“四季不断”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理】

    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事】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杨凌凌) 元旦刚过,芦淞区白关镇宋家湾村农户袁鹏就在基地琢磨今年白关丝瓜的种植计划。2024年是他成为瓜农的第5个年头,从一开始试着种丝瓜一年收入几千元,到眼下抓紧时间建设连栋大棚,袁鹏种瓜背后的成功实践,是我市不断推进高效设施农业建设的典型案例之一。

    1月2日,在白关镇宋家湾村翊彬生态农业基地智慧连栋温室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搭建框架,为下一步铺设连栋薄膜工作打好基础。

    翊彬生态农业基地的负责人,是返乡创业充当“新农人”的袁鹏。智慧连栋大棚项目计划建设2座智慧连栋温室大棚,用于智能化、有机化种植和培育蔬果。“主体工程预计春节前完工,今年的白关丝瓜育苗期可提早一个月。”袁鹏介绍。

    白关镇拥有上百年的丝瓜种植历史,传统种植方式科技含量低,易受自然灾害影响,集约化程度不高,制约丝瓜产业规模化发展及高附加值的转化。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去年9月,芦淞区抢抓机遇,争取到了设施农业建设项目落户宋家湾村。

    29岁的袁鹏,最初只是小打小闹种果蔬,如今有了智慧连栋大棚,他对今年的丝瓜种植更有底气了。“以前搞农业是靠天吃饭,今年不一样了,靠技术、靠科学,心里有底!果蔬采取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技术,可以实现四季不断档。”袁鹏说,在科技创造出的适宜环境里,各类果蔬以最“舒适”的方式生长,能够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释】

    设施农业,听起来是个颇为陌生的概念。但其实,人们熟悉的日光温室、大棚、规模奶牛场、深水网箱等都属于其范畴。

    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途径。白关镇是株洲市重要的蔬菜供给基地,据不完全统计,现有蔬菜专业种植村19个,蔬菜种植专业户137家,蔬菜产业从业人员12000余人。

    近年来,得益于芦淞区的高度重视和推进,设施农业技术日益成熟,设施农业发展突飞猛进,在提供重要农产品、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现代化转型、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全市,像芦淞区这样大力发展设施种植业的不在少数。每一个亮眼的数据,每一次的进阶发展,既是因地制宜的创新探索,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更是株洲对于现代化设施农业发展的精准把握。

    放眼望去,一个个专业的农业产业园,都记录着株洲现代设施农业的新进展,也持续释放着株洲未来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无限潜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