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黄沙 追寻三毛的撒哈拉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任蓉华

    40多年前,女作家三毛的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一经出版,便轰动了文坛。三毛以一名流浪者的口吻,娓娓讲述了她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细节和传奇般的人生经历,她的笔触是朴素通俗的,情感是真挚热烈的,唤起了无数人心中的撒哈拉之梦。

    旅居摩洛哥的人类学学者蔡适任,其丈夫是撒哈拉土生土长的游牧民族贝都因人,这样的际遇为她寻找“三毛的撒哈拉”提供了便利,数度往返西撒哈拉后,她循着三毛的足迹,触摸到了沙漠中的绚烂生命,并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悟结集成《沙漠化为一口井》。

    该书由“撒哈拉传统小物与文化”“撒哈拉民俗风情”“西撒今昔”三个部分组成,通过作者与西撒哈拉土著撒拉威人的交往,以及撒拉威人对自己传统文化和民俗的态度,呈现出西撒哈拉独特而充满魅力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而无论是一件传统物品、一场民俗体验,还是一处荒废的居所,作者都会结合三毛生活自传式的著作进行对照解析,有故地重温,有内容新解,“在这连绵无尽沙丘,只要有水,便有生命,与随之而来的一切。”

    每一样东西来历的背后,都藏着一个个不同的故事。三毛在《第一张床罩》里提到,沙漠风沙大,需要床罩来保护床单,以免晚上就像睡在沙地上。后来,她到一位沙漠朋友家里喝茶时,发现了一张美丽的毡子,便买了下来。作者认为,三毛笔下的“手织挂毡”即是北非常见的羊毛手织毛毯,是一种专属于女性的工艺品,可铺在地上或挂在墙上当装饰。编织繁复精密的地毯除了是传统艺术品,更是婚嫁时送给新嫁娘的最佳祝福与礼物。三毛笔下偶尔可见对撒哈拉当地服饰的描写,撒拉威传统服饰相当宽松、通风,非常适合沙漠气候,穿上后行动自如。对此,作者从裹住女性身躯的长布巾、上黑下白的女性节庆盛装、特殊靛蓝色调、撒拉威传统男性长袍、头巾等多个维度着手,详细介绍了当地服饰的方方面面,服饰已成为撒拉威人的身份与文化认同表征。

    毛里塔尼亚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废除奴隶制的国家,三毛在《哑奴》中描写了一个受到奴役与压迫、人身不自由、工作勤快细腻,心性远比撒拉威人宽广温柔的黑人奴隶。故事里,哑奴的最终命运是被迫离开心爱的家人,被卖到了毛里塔尼亚。作者走访时发现,今日的阿尤恩(三毛当年所在之处)耆老依然对蓄奴有印象,说早年西撒一带曾有黑奴,后来才慢慢消失不见。在他们口中,蓄奴成了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三毛笔下的黑奴没有声音,但北非奴隶贸易史却在摩洛哥传统音乐格纳瓦里吟唱着。这种特殊曲风来自早先的黑奴,尤以黑色金属乐器“嘎盖叭”为标志,模仿当年手铐脚镣的呻吟,吟唱对自由与爱的渴望。

    在撒哈拉,三毛一度有“用物质来换取友谊的羞耻心理”,但她希望借由礼物,让他们看见自己对他们的爱,进而“接纳我这个如同外星人似的异族的女子”。作者感慨,以物质甚至金钱来释放善意,换取与当地人交流的机会,这是许多到贫穷国家旅行者的共同经验,更多的是享受施舍的优越感,甚至美其名曰“公益旅行”,少有如三毛这般自省的。

    “沙漠化为一口水井/井里面/一双水的眼睛/荡出一抹微笑”(三毛《沙漠》)。穿过广袤荒漠,踏遍连绵沙丘,行走沙漠的人始终相信,荒凉的深处,一定藏有看不见的水井。眭澔平在该书序言中写道:“当我们的生命和三毛在人世的一个点汇聚在一起时,更能体会感受三毛真正的内心世界。”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