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三水” 提升“三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响石岭街道办事处组织志愿者开展净滩行动。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俞强年 通讯员/文凯 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俞强年

    通讯员/刘岭

    以老百姓需求为出发点,石峰区一张网推进河湖管护工作。水与岸、城与乡,物防、人防、技防、协防“四防”联动,该区为河湖生态拴上多重保险,水生态环境持续向美、向优。

    “通过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监管、全社会参与’的管护模式,全力守护好健康水、美丽水、幸福水,持续增强老百姓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石峰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区河长办常务副主任张志峰说。

    如今,石峰区水域水质持续向好,湘江石峰段水质持续保持或优于国家Ⅱ类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区污水处理厂产生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全区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守好健康水夯实安全感

    8.8公里的湘江石峰段水清岸美,辖区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成群的白鹭悠闲飞翔。这其中,2.3公里的河道属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地。今年4月以来,石峰区通过“四防”联动,织密加固饮用水安全防护网。

    在石峰区一级水源地专项整治工作群里,每天都有巡逻打卡的信息。白班(08:00至16:00)、晚班(16:00至24:00)、夜班(24:00至次日8:00),该区河委会成员单位与街道、社区联动,三班倒开展包括破坏隔离护栏、沿河违规垂钓行为、违规排放污染物等各项问题巡查。

    “水生态更好了,鱼儿越多了,一到周末,不少钓鱼爱好者到这里来。之前安装了防护围栏,竖立了警示标牌,但仍有部分市民视若无睹,非法闯入。”石峰区河长办、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龙慧英介绍,经过加大巡逻频次,如今这一带钓鱼的现象越来越少了。

    按照属地管理责任要求,沿线的街道守护担责,守水尽责。响石街道办除了要求干部职工轮岗巡逻外,还发挥社区群众力量,构建全民河湖格局,让管护变得有效、长效。“社区的网格员、志愿者积极主动,有的每天坚持巡河劝导前来垂钓的人,有的参与河湖岸线净滩和清四乱问题整治行动,政府与百姓一起来守护饮用水安全。”响石街道河长办工作人员文凯说。

    64岁的冯月娥退休后就加入了社区网格员队伍。每天早、晚,她和老搭档谢爱诚一边散步,一边巡河,看到有人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垂钓,她就走上前劝导,“湘江是我们的母亲河,需要人人出力共同保护,我也是为我的家人喝上安全干净的水而出力。”她说。

    截至目前,石峰区累计派出巡查人员约2500人次,劝导阻止钓鱼上千人次,修复护栏3.5公里,收缴(临时)钓竿渔具17套,立案处罚7人,累计罚款2000余元。

    打造美丽水增强获得感

    石峰区龙母河荷叶塘干渠(学林段),排口排污问题已整改到位,并通过省、市河长办的验收。记者走访发现,沿线居民的生活污水经三级物化法处理达标排放,杂草丛生的岸线经过修整铺上景观绿色植被。有当地居民说,以前这里为人诟病,如今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散步休闲地。

    根据2023年省总河长办暗访片曝光的问题:龙母河荷叶塘干渠(学林段)因多个小区生活污水通过提升泵站直排农田区域水沟,造成污物淤积,水体发臭,污水排入龙母河等情况。

    以问题为导向,石峰区对提升泵进行检修,对原有污水进行抽排,对提升泵站调蓄池及污水管道进行了清理,对溢流口下游的排水沟及龙母河排口进行清淤,同时采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已经完成被污染的约150米沟渠清理,清理污泥、淤泥约150立方米……经过有力整治,让黑水变清水,臭水沟变美丽河。

    一条条河、一个个湖,不仅仅是群众眼里的一道风景线,还寄托着群众的乡愁和获得感。大到区级河长管理的江河湖、小到乡级、村级河长管理的水库,石峰区从治水的广度、力度、深度着手,对辖区“一江三港十三水库”提档、提效、提质。

    今年以来,该区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治理思想,科学制定“一河一策”“一河一档”,以河长制促河长治,统筹推进水底、水面、水岸“三位一体”协同治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与乡村同步管护,生态河道全面向好。

    探索财富水提升幸福感

    走进石峰区铜塘湾街道长石村,映入眼帘的是乡村文化休闲广场。广场上有健身器材、幸福书屋、集中供水示范站相得益彰,有俊年靓女悠闲散步,有村民挑着扁担将一桶桶直饮水挑回家。

    “我们将河长制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结合起来,提升村庄环境品质,建设宜业宜居乡村,同时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让群众享受到‘绿水青山’带来的生态福利。”长石村党支部书记贺碧文说。

    在长株潭绿心区的石峰区龙头铺街道蛟龙社区丰塘水库,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白鹭人影相得益彰。近年来,当地一边保护长株潭生态绿心,提升乡村水生态环境,一边实施生态与农旅融合探索,打造“身边的文旅小镇”,先后摘获“全国文明村镇”“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点”等“金字招牌”。

    “我们把河长制与文旅融合,将在丰塘水库、胜利港、雷打坝生态水域打造生态农场、家庭民宿、体验基地等,逐步完善周边景观工程,建成集农耕文化推广、饮食消费、休闲娱乐、户外拓展等综合性的休闲基地,吸引周边城市居民‘近郊游’‘自驾游’。”蛟龙社区党委书记彭加丁介绍。

    以水为笔,绘就水美乡村画卷,借水点金,探索“金山银山”新路子。石峰区探索“河长制+产业”的模式,探索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共生共赢的模式,以河长制助推乡村振兴、以河长制推进产业绿色升级。

    清水塘片区在完成冶化产业退出后,在新产业导入上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成功引进科技文化未来中心、国际会展中心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落户注册新业态企业上千家。田心片区紧盯轨道交通产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推动企业生产工艺全面升级换代,有力推进了园区减污降排。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