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场土地“换皮”手术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工作人员指导耕作层剥离工作。 受访者供图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威

    不准乱开发,是耕地保护;不准乱占耕地,是耕地保护;而为土地“换皮”,也是一种耕地保护……

    有趣且巧合的是,今年,株洲就在一个建设工程项目中成功完成土地“换皮”试点。

    1

    敲定土地“换皮”方案

    G60沪昆高速金鱼石(湘赣界)至醴陵段扩容工程,是国家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它不得不占用耕地,据测算,要占用当地优质耕地近3万平方米。

    放在原来,钱该罚就罚了,地该用就用了,只要不影响“占补平衡”,通过购买耕地指标“占优补优”,看似没有损害,实则,耕地就这样流失。

    现在,这套逻辑,行不通了。

    那怎么办?

    “对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进行剥离再利用。给土地‘换皮’!”醴陵市市政府毅然决定。

    他们算了两笔账。一笔是生态账,醴陵市自然资源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的专家对片区计划剥离的土壤进行评估后,确认其肥力良好,且是一直在耕种的熟土,污染物含量低。根据工作方案,要在项目用地范围设置8个剥离区,取土深度为30厘米。

    “别小看这薄薄一层土,这就是耕作层,富含有机质,水稻的大部分根系在这里生长。”株洲市资规局耕地保护科技术员龙重耳介绍,“孕育1厘米厚的成熟耕作层,需要一百年甚至更长时间。这是世世代代留下来的财富,每一寸都十分宝贵。”

    一笔是经济账。按照本项目将耕作层剥离及外弃,以7公里运距进行计算,产生费用43.26万元,而项目周边的临时用地复垦、耕地恢复等,通过外借耕作层及改良措施费用为66.4万元,共计109.66万元。当前,醴陵市采取对耕作层剥离和储存再进行利用的费用仅为54.9万元,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保护耕地,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是要保护耕作层。而现实是,在开发建设占用耕地时,人们往往会将来之不易的耕作层土壤当做回填土或者建设废土随意处置掉;而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时,又会因为耕地资源贫乏,补上的土地并不是优质耕地,甚至都不能耕种。

    如何把项目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保护好利用好。醴陵市思路清晰,态度坚决,剥离耕作层、存储耕作层、再利用耕作层。

    一边是基本农田的耕作层“虚位以待”,一边是重点项目建设涉及的优质耕作层需要“换皮”。一场土地“换皮”手术就此展开。

    2

    “手术”历时两个多月

    “耕作层剥离再利用不是简单地把土挖出来、再找个地方覆盖上去。土地的变化牵动着水系和路网,必须统筹考虑。”龙重耳坦言,这是株洲首个耕作层剥离再利用项目,大家是在探索中积累经验。

    首先进行的是项目地块上“表皮”剥离工程,要将耕作层剥离并暂时存储。

    为了确保剥离深度精准、土壤质量合格,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在工地上全程监督,对每一车土壤进行查验。并在就近存储土壤的储存区覆盖了塑料布、绿网,进行适当围挡,避免表土被雨水冲刷,导致肥力流失。

    这场“手术”从今年9月开始,直至11月结束,涉及总面积2.95万平方米,剥离表土8853.6立方米。

    “剥离的表土有‘保质期’,短暂收储后,就会迅速送到4个回覆区利用。”醴陵市自然资源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主任吴浩介绍,收储表土在利用前会暂存在附近2个储存区,将会利用农闲期进行回覆,尽早利用以减少表土在“手术”中的损耗和肥力流失。

    已为剥离表土选好“新家”。据了解,这些剥离表土大部分将用于临时用地复垦项目回覆利用,剩余部分将分别用于王仙镇灌冲村耕地恢复项目表土回覆,和醴陵市去年度旱地改造水田项目进行回覆利用。

    醴陵市坚持耕作层剥离再利用,为保护日渐稀缺的耕地土壤资源打了个样,将暂时不用的耕作层剥离收存。就好比存入了土壤银行,有需求时再取出利用,既满足“占补平衡”“占优补优”的需要,也让原先的贫瘠地变成了如今的沃土。

    记者手记

    让小“麻烦”

    解决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当前,城乡建设发展日新月异,在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的基础上,耕作层保护再利用耗时耗力看似“麻烦”,实为化解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矛盾的良方之一,更是提升耕地质量,落实“占补平衡”管理,多渠道补充耕地的益策。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