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发展动能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编者按

    天道酬勤,日新月异。历史又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2023年,是醴陵决战决胜“千亿时代”的关键之年,全市上下铆足干劲、加压奋进,无论是经济发展见成效,还是民生福祉写新篇,或是“千年瓷都 天下醴陵”频出圈,各项工作有起色、有亮点、有提升。

    时值年终岁末,本报推出“这‘醴’正精彩”系列报道,致敬来时路,聚力新征程。

    敬请垂注!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毅

    通讯员/李妮

    推行“一办三中心”机制,打造“泛投资机构”新型园区,醴陵经开区连续3年获评省“五好”园区创建综合评价先进园区;

    组建醴陵陶瓷发展研究中心、株洲醴陵烟花爆竹发展研究中心,以机构编制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全省首创超龄人员工伤保险试点,既填补单位用工缺口,又增加老年人工资性收入;

    常态化开展“夜巡夜访夜话”活动,醴陵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改革上榜“2023创新社会治理年度案例”……

    革故而鼎新,踵事则增华。在醴陵,改革创新的成果不断涌现。

    该市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创新实施了一批具有醴陵特色的改革事项,谋划推动了一批关乎当前、影响长远的务实举措,持续释放的改革红利激活了发展动能。

    ●产业为要 释放制度红利

    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

    今年,株洲醴陵烟花爆竹发展研究中心、醴陵陶瓷发展研究中心相继揭牌,烟花和陶瓷两大传统优势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机构设置,建好‘指挥部’。”醴陵市委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经充分调研后,撤销职能弱化的市城管委,利用原省陶研所各方面优势,组建醴陵陶瓷发展研究中心。同时,将农业部烟花爆竹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湖南),更名为株洲醴陵烟花爆竹发展研究中心。

    满足产业发展之需,不仅要“腾笼换鸟”,还要“强筋壮骨”。该市推动编制资源向保障产业发展倾斜,共核定两个中心事业编制74名,并将产业规划、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内容作为其主要职责。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醴陵牵住改革“牛鼻子”,敢啃“硬骨头”,冲破思想束缚、打破体制坚冰、突破制度藩篱,改革向实践层面纵深推进。

    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醴陵经开区以“大部制、扁平化、企业化”为方向,将11个内设机构和7个派驻机构压减到4个,推行“一办三中心”(经开区办公室,招商引资服务中心、项目推进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机制,建立起权责清晰、精简高效的运行体系,实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服务”全闭环管理。

    “从前期对接就开始介入,让项目从签约到投产跑出了‘加速度’。”湖南阀智宝数字液压元件有限公司负责人欣喜地说,仅用2个工作日,就“走”完了原来至少需要2个月时间的审批流程。

    “剥离道路管护、环卫清扫等10大类社会事务,轻装上阵、聚焦主责主业,确保园区要素投入、职责职能、人员精力更加集中,”醴陵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前3季度,园区实现技工贸收入同比增长18.01%,其中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增长13.54%。

    高质量发展依靠实体经济、依靠制造业企业,醴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扫除经营主体发展障碍。

    从审批流程“大瘦身”到审批时限“大提速”的极简审批,从“一件事”到“一类事”的全流程、全链条服务,今年来,醴陵以责任落实推动改革任务落实,营商环境改革从过去的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转变。

    ●人民至上 共享改革成果

    这是一个改革的时代。

    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改革的宗旨。醴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立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聚焦教育领域,探索“责任督学+校外培训监管”新路径,创新“挂牌督导、源头督导、专项督导、联合督导”四种模式,切实规范校外教育培训行为。“双减”以来,该市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从原有的79家减至11家,学科类从业人员从高峰期1086人骤减至35人,学生拥有更多自由支配时间和学习自主权。

    聚焦医疗领域,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让基层群众就近就医,看得了病、看得好病,节省医疗费用。今年,该市继续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打造“265”健康服务模式,即2家三级医院牵头,6个片区医疗中心为支撑,5公里健康服务为半径的健康管理服务圈。数据显示,该市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县域内基层就诊占比73.53%,县域住院就诊率93.86%。

    聚焦政务服务,深化“一把手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行动。该市以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为检验标准,通过各级相关部门和单位“一把手”带头,持续优化审批服务质效,推动实现更多事项“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

    聚焦乡村振兴,探索“联村党委”模式,组建醴陵玻璃椒经济合作联村党委,对联建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流转等重大事项,实现思想统一、目标统一、规划统一、行动统一;推出“供销+改革”新型运营模式,打造“一点多能、一网多用、深度融合”的“供销+快递”服务平台,打通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最后一公里”。

    聚焦基层治理,常态化开展“夜巡夜访夜话”活动,做到干部下去、民情上来、思路出来、问题解开、能力提升,形成了“醴陵式”工作方法,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建设“美醴乡村·幸福屋场”,建立起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村组屋场为阵地的群众参与讨论制,以“屋场夜话”形式,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

    改革只有进行时。

    远眺前行的道路,全面深化改革翻过一山又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醴陵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为指引,进一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坚决革除“屋内建屋”“梁下架梁”的做法,向改革创新要动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