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靠”进村 健康“加码”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村医正为村民测量血压。 记者/王军 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军 通讯员/卢敬爱 吴暑明 刘晓聪

    【引子】

    冷风飕飕地从门缝往屋里灌,86岁的老贺拉下里屋的门帘,又把火炉子调到最高档,但仍止不住咳嗽,身体瘫软在旧沙发上。

    这个冬天,家住攸县联星街道高岸村的老贺哮喘病又犯了,鼻腔一受冷空气刺激就咳得厉害,有时还会呼吸急促、全身乏力。每到这时,“比闺女还亲”的村医郭珍莲,总会第一时间赶来,先给屋子透透气,再给老贺测量血压血糖,指导及时用药。

    树老根多、人老病多,尤其是对生活在农村地区的老人而言,儿女常年在外打拼谋生,一旦有个头疼脑热的,连个求助人都找不到。“医靠”,成为百姓最迫切的诉求。

    今年,省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明确提出推进服务重心下移和优质资源下沉,提高农村居民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实现“在基层有医生、有药、有医保”。

    事实上,探路医疗资源下沉,攸县先行一步。从2020年开始,攸县率先启动了以公有化、标准化、信息化为目标的村卫生室标准化创建工作,逐步提升乡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的服务能力,到目前297个行政村创建达标率为100%,通过全省乡村医生本土化培训项目累计培养年轻医生127名,医保村级门诊报销年均达到50万人次……

    就在前不久,省委书记沈晓明在株洲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专程前往攸县网岭镇洞井社区卫生室考察,对当地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工作的进展表示肯定,并要求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更好满足群众需求。

    “医靠”进村,健康“加码”。推动医疗资源下沉之路,还须走进攸县,细细品读。

    从“后继无人”到“乐于扎根”

    12月18日,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社区的天刚蒙蒙亮,村卫生室就陆陆续续来了输液的病人。“来这熟门熟路的,早点输完液还可到集市上转转。”上屋组村民李万三边撸袖子边说。

    村医田明亮配好药,挂上吊瓶,让李万三把身体往床头靠一些,熟练地扎上针头:“看你这精神头,恢复得不错啦。”

    两个多月前,65岁的李万三可是“到鬼门关走了一回”。他患有高血压、脑卒中等基础病,儿子又有精神疾病,均属于村里的“重点关照”对象。田明亮上门走访时,刚好看到李万三“扶着墙壁上楼、腿部有明显水肿”,测量血压脉搏,明显超出了正常数值,初步判定是肝腹水发病症状。

    不容李万三迟疑,田明亮把他“拽”上车,送往攸县人民医院,医生诊断为肝腹水。“要是再拖一拖,就有生命危险啦。”医生的话,让李万三心有余悸。手术后,他回到村卫生室接受康复治疗,身体慢慢好转。

    而在田明亮之前,村民“小病挺、大病拖”的案例不在少数,生怕“救护车一响、一年活白干”。这不仅是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能拖则拖”观念,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农村“缺医少药”的现状。

    “一面是乡村医生队伍的老化,一面是招不到接班的年轻医生,这是个共性问题。”攸县石羊塘镇卫生院副院长蔡春利告诉记者,即使是乡镇中心卫生院都面临医务人员紧缺问题,派医生去村卫生室更是无法实现,而“培养周期长、成本高”的医生,大多不愿回到乡村从事医疗工作。

    即使从小闻着药香长大,田明亮一开始也不愿像父亲一样扛起药箱。“这风吹日晒走村入户的苦差事,待遇保障啥也保证不了。”他的父亲干了一辈子村医,到头来只得了个“医者仁心”的名声,曾经极力劝说儿子接班,但田明亮避之不及。

    打破乡村医生后继无人的窘境,需要从体制机制上进行革新。

    从2014年开始,攸县积极推动乡村医生本土化培养项目,通过公开遴选模式,累计选送127名适龄青年到定点院校参加村医本土化培养,县财政共拨出专项经费400余万元,备足“粮草”为该项目推进提供坚强保障;从2018年开始,攸县每年组织村医参加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培训项目,搭建以县中医院为主体的培训基地,引导激励乡村医生自主学习,积极参加职称考试,累计开展培训超过400余人次。

    如今,127名村医结业后顺利进入乡村医生队伍,该县乡村医生平均年龄下降到46岁,村医执业助理医生以上技术职称占比达到 53%,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本土化培养不仅解决了人才断档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留得住、用得上。”攸县卫健局局长洪虎龙告诉记者,该县还通过设立村医职称补助、异地执业交通补贴、边远山区补贴等,让更多年轻医生甘于扎根乡村。

    田明亮就是通过乡村医生本土化培养项目走上岗位,在一次次的“被需要”中,他有了作为村医的成就感,也坚定了扎根一线的决心。

    从“舍近求远”到“就近诊疗”

    从乡村公路往大山深处前行,穿过一片片绿油油的油菜田,石羊塘镇罗家桥村卫生室出现在眼前,墙壁上悬挂着处方制度等文件和公示信息,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公共卫生服务室分列走廊两侧。“‘麻雀’虽小,但‘五室’俱全。”39岁的村医罗冠兰笑着说。

    治疗室里,28岁的村民李晓清正在接受静脉注射。几天前,她去山里干活,回家后脸上和脖子上长满疹子,过了几晚不见好转,于是一大早就来到村卫生室看病。

    罗冠兰诊断后,在门诊处方笺写下“皮肤感染”的症状,并注明用药类别和用量。输液的同时,罗冠兰又交代李晓清注意保持卫生,尽量不要沾水。

    “以前但凡有点头疼脑热,要跑到10多公里外的镇卫生院去看,人累不说,还要排长队。这些年村里卫生室建起来了,小病在家门口就能看好。”李晓清告诉记者,村卫生室还开通了医保联网结算,直接刷医保卡就能实时结算和报销医药费。

    罗家桥村地处偏远,有2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在2500人以上,老年人占比高,很多人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村民就医需求比较大。过去村里没有卫生室,村民不得不舍近求远去镇卫生院。

    2020年,攸县卫健局先后印发《攸县推动村卫生室服务(一门式)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攸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验收标准》等文件,明确提出将所有村卫生室搬入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并将此项工作纳入乡村振兴重点考核内容,达到“产权公有化、建设标准化、服务规范化、运行信息化、管理一体化”的标准。当年年底,罗家桥村卫生室建成投用,陆续配备了诊断桌、病床、电脑、打印机等设备。

    更让罗冠兰欣慰的是,村卫生室“缺药”的困境也在改善。根据国家基药政策,对于非基药品类,过去村卫生室没有采购权限,村民用药只能去药店或上级医疗机构买。今年,攸县卫健局主动对接,遴选并申请50个非基药品规,将用药权限下放至村卫生室。

    “就连以往拿不到的抗病毒口服液,都能直接在采购平台下单由医药公司直接配送到村卫生室。”罗冠兰告诉记者,目前村卫生室备有近百种药物,比过去大大增加。

    小病不出村,大病也能及时转诊。前不久,桥头组村民罗有成突然觉得头疼头晕,手有点麻。罗冠兰给他检查,发现舌头歪了一点,怀疑是脑梗,便立即联系石羊塘镇卫生院,启动转诊流程。

    120急救车将罗有成送到镇卫生院进行CT检查,结果显示为急性脑梗,又迅速转到县人民医院。经过及时的静脉溶栓和住院治疗,罗有成的身体逐渐恢复,回到村里后,由罗冠兰进行后续的康复治疗。

    如今,攸县297个行政村(社区)均建成了标准化村卫生室,并与镇卫生院、县级医院建立县域医共体,乡村医生无法医治的疾病,可以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确保了“大病不漏诊”。

    从“乡镇统筹”到“村级报销”

    在读卡器刷身份证确认信息,拍摄照片比对人像,确认信息无误后办理医保报销手续,贺秀珍的“门诊结算单”上显示,现金支付仅需9元。

    早几天,贺秀珍受了凉引发肺炎,村医郭珍莲诊断后,开具清热解毒的药物,总费用为30元,医保报销21元,个人只需支付3成费用。

    贺秀珍住在攸县联星街道高岸村,村里离县城不远,但凡有个小病小痛,去村卫生室是首选。“过去为了报销得去镇卫生院看病,有时来回路费赶上了报销费用,还得耽误半天工。现在村卫生室看病可以报销70%,方便又实惠,小病小痛可以在这看了。”贺秀珍笑着说。

    她的医保信息显示,今年以来共在村卫生室接受治疗3次,总费用81.18元,统筹基金支付56.83元。

    事实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在村卫生室看病不能报销,村民就诊买药,只能前往乡镇一级的卫生院。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攸县从2012年开始推广门诊报销权限下放。县里统一给村卫生室配备电脑、打印机、扫码墩、摄像头等设备,村民能够联网核验身份、一键报销费用。在村卫生室醒目位置,还悬挂着医保政策宣传海报,报销比例、报销流程等一目了然。

    从今年6月份全省推进村级门诊报销工作开始,攸县继续加码,将医保系统与公卫3.0系统合并,并为所有村卫生室申领账号密码,县财政拨出专款60万元,为每个村卫生室配备身份证读卡器,进一步规范了医保村级门诊报销工作。

    “仅在今年前11个月,村级门诊报销达到47.4万人次,医保门诊报销定点覆盖率达100%。”攸县卫健局副局长张加亮说。

    既要方便群众看病报销,又要确保资金运行安全。攸县打造大数据监管平台,明确居民医疗待遇有关政策,以及村卫生室服务项目、补偿标准、服务要求、结算程序、奖罚措施等内容,通过严格监管,确保门诊统筹工作顺利实施。

    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报销门诊费用,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村卫生室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群众的认可,村医的工作积极性越来越高,真正实现了“医靠”进村、健康“加码”。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