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答好“一线考题”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黎世伟 通讯员/曾宪志 李芳辉

    隆冬时节,天寒地冻。炎陵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现场机声隆隆,泥土车往来穿梭,一片忙碌景象。该项目总投资82.3亿元,被正式列入国家“十四五”能源规划项目以来,该县专人全程代办,县领导现场办公,高效推进项目建设中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等问题,使得该项目有望在全省“十四五”规划抽蓄项目中率先建成投产。

    这是炎陵县深入践行“现场办公下基层”,助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的生动缩影。

    今年9月以来,该县认真践行“四下基层”制度,结合“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党员干部深入企业园区、农村社区、项目现场等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心声,了解企业诉求,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抓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硬招实招,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学以致用,领导带头领办问题

    干好事业,关键靠“学”。该县利用“第一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交流研讨等领学促学,通过“微党课”“二十大精神微宣讲”等活动带学引学,引导全县党员干部把学习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

    在走访调研中,针对高新区“五好”园区创建中的“短板”,县委书记尹朝晖领办了提升亩均效益、要素保障等任务,通过深化园区体制改革,着力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两大产业集群。今年前11个月,炎陵县高新区完成技工贸收入115.96亿元。

    同时,该县坚持把为企业与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贯穿调查研究全程,通过“走找想促”活动,31名县领导累计收集意见建议709条,办结率95.5%。县“四大家”班子成员领办整改整治问题30个,开展专项整治5项。其中,县长夏胜利领办“僵尸企业”占用资源、制约高质量发展问题,通过建立工作专班,引进优质项目,累计盘活“僵尸企业”15家,盘活闲置土地400余亩,为企业节资逾2亿元。

    通过示范引领,该县基层党员干部纷纷跟进,结合工作职责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积极投身到服务企业与群众之中去。

    当“店小二”,服务企业排忧解难

    近日,鹿原镇刘先生带着多家企业注册资料,来到县政务服务大厅,急着办理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工作人员立即开辟“绿色通道”,专人全程帮代办,不到半天全部办完。

    近年来,该县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改革,深入实施一网通办、超时默认、容缺受理、承诺办结等制度。如今,该县政务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开工即配套”,对标办、一窗办、一网办、前置办、降本办的“五办”推进机制获全省推介。

    结合“走找想促”活动,该县围绕解决企业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企业办事不求人”工作机制,健全“领导联企、干部驻企”基本制度,用好县乡两级“帮代办”服务团队,形成跨部门、跨领域的涉企问题协调办理机制,全县共收集并解决企业问题14000余条,指导企业申报各类奖补资金、减免和贷款资金2.1亿元。

    基层治理,在一线服务群众

    该县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利用“党建+网格”“党建+服务”等形式开展社会治理,形成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位一体”的协同共治组织体系,今年来共召开协商议事会70余次,解决居民最关心的问题和最迫切需求100余项,真正实现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创新。

    采取居民党员推选一批、乡镇社区干部兼任一批、机关单位派驻一批“三个一批”方式,该县选派34个工作队、102名工作队员入驻小区,成立小区志愿服务队17支,吸纳志愿者87名,举办文体、义诊等各项活动100余场,把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变为“零距离”。

    纠纷是百姓的闹心事,矛盾是影响稳定的“雷”。该县创造性提出“人民调解制建在组上”,将三级调解机制延伸为县、乡、村、组四级。为各村民小组,配备包括离退休干部在内的1440余名调解联络员,通过让身边的人解决身边事,发现问题萌芽及时消除,提升基层化解矛盾纠纷能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防止了民事拖成刑事、小事拖成大事的现象发生。该县连续18年获评“全省平安县”。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