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山”字经“穷山”成“靠山”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炎陵黄桃喜获丰收▲炎陵白鹅▶柰李丰收技术培训班开进田间地头。 何品佐 摄

    ▼采摘明前茶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黎世伟 通讯员/霍鑫

    冬日炎陵,暖阳融融,药香阵阵,来到炎陵县青石冈国有林场青石分场(下称青石冈林场),满山松杉林下,名贵中药材基地从山脚向山腰延伸,蔚为壮观。

    近年来,该林场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在铁瓦仙工区、江口分场场部附近种植名贵药材1200多亩,打造全县的示范样板基地。

    青石冈林场中药材基地,是该县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山城炎陵,山区土地零碎、耕作条件较差,发展传统种植、养殖业投入大、回报低,但气候、生物和资源呈多样性特点,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优势和潜力突出。

    近年来,炎陵县委、县政府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凿”出了一条宽阔、平坦的振兴路。

    1

    靠山吃山

    特色农业成必然选择

    炎陵县山地面积占九成以上,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注定这里难以像平地那样大规模发展农业产业。

    但与此同时,上天也馈赠了炎陵丰富的物种资源、多样的立体气候、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优势特色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何将制约农业效益的“穷山”,变成高效农业发展的“靠山”?

    炎陵县地无三尺平,如何在“鸡窝地”“巴掌田”上振兴乡村产业,是摆在该县面前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

    “怎样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成为实现振兴乡村的关键?”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立足乡村现实基础,炎陵县将发展产业重点放在黄桃、茶叶、中药材、炎陵白鹅的四大特色优势产业上。

    方向既定,路径清晰。

    近年来,该县大力打响实施特色农业开发战役,实施“六大强农行动”升级版,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和群众为主体”的原则,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基地。

    引导产业发展中,政府力量不可或缺。该县健全和完善相关方案和奖扶办法,县政府每年安排1000万元,对特色农业产业进行扶持,大力培育农业品牌。2016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预算及整合涉农资金2000万元,奖励特色农业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组织等。针对一些村民发展产业缺技术、缺经验的问题,县农业农村局、人社局等单位组织开展免费培训,先后培训1.4万多人。

    产业帮扶中,政府如何作为?炎陵县有关负责人认为:“政府就要做广大农民以及合作社、农业公司等做不了的事情,如抓技术培训、抓规范促生产、做产品推广等。”

    比如,在黄桃、茶叶、中药材等产业发展期间,炎陵县派出相关技术人员驻村指导,并公布技术人员的电话。村民们碰到技术难题,一个电话,技术人员利用视频、短信或赶到现场及时解决,并请来专家,结合实际制订标准化生产规程,统一规范标准,提升了产业品质。

    在该县积极帮助下,目前已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产业20.4万余亩,养殖黄牛、黑山羊1.782万多头,炎陵白鹅9.785万羽,优势特色农业发展不断驶上快车道。这些特色农业产业成为村民们“会生蛋的鸡”,目前已带动1万余农户,户均年增收入7600元,进一步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了乡村全面振兴。

    此外,该县还把提质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实施“品牌兴农”战略,统一形象、统一包装、统一名称,打响炎陵黄桃、炎陵红茶、炎陵白鹅、炎陵油茶等系列品牌。截至今年,该县有效期内绿色食品21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预计新增绿色食品认证10个。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严格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果蔬等主要农产品农残检测合格率达97%以上。

    2

    突出重点

    四大产业“唱主角”

    近日,垄溪乡仙坪村黄桃种植基地,村民正给黄桃树修剪枝条,动作娴熟。该村通过种植2400多亩黄桃,户均年增收2万余元,成为炎陵产业致富的生动案例。

    自从炎陵确立特色农业“四大产业”,黄桃、中药材、茶叶、炎陵白鹅就成为发展重心。

    炎陵黄桃是1987年从上海农业科学院引进的。过去由于沿袭传统的管育、销售方式,产业无法突围,成为半死不活的存在。

    近年来,该县意识到黄桃的发展前景,决定将其打造成一项富民产业。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请来专家科学布局,将海拔300米至1100米划为适合种植区,将600米至900米划为最佳种植区。县财政每年拿出专门资金扶持以黄桃产业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建设。

    在该县积极扶持下,炎陵黄桃产业迅速做大。

    “向品质要效益,向标准化种植要品质。”该县成立炎陵县黄桃产业协会,按照“自愿、平等”的原则,在各基地推行标准化种植。农业专家结合实际,制订标准化生产规程,从什么时候施什么肥,施多少量,何时修剪,何时采摘,各环节都有统一的标准。今年,全县炎陵黄桃种植面积达9.6万亩,总产量8.5万吨,比去年增长20%。

    “把药材种植,打造成继炎陵黄桃之后的又一个主导产业。”近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提出把发展中草药种植,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来抓,拓宽村民增收渠道,下发《关于支持和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实施意见》规定:对发展中药材种植的,财政给予每亩1000元至3000元奖补。县农业农村局专门派出10名技术人员,实地指导。

    2020年底,该县通过招商引资,从香港引进神农百草药王谷项目,计划总投资7亿元,涵盖中药材种植和初步加工、制药、科研、药膳、森林康养等领域。紧接着,又引进中国健康好乡村炎陵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立足“一村一俗、一村一药、一村一品、一村一养”的“四个一”工程,现已建成高标准中药材种植基地5000多亩,其中青石冈林场发展名贵药材1200多亩。

    在项目有力带动下,全县中药材种植掀起高潮。下村乡发展中药材3500多亩,涉及160多户。其中酃峰村已有中药材种植户300多户,其棉花坪、牛塘等4个组的130多农户大都种植了中药材,酃峰村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中药材种植村”;中村瑶族乡鑫山村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社,40余农户分别以资金、荒山等形式入股,种植面积达1000亩。

    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3.4万亩,通过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种植农户3000多户。

    据史料记载,炎陵县人工栽培茶叶的历史可追溯到晋代,唐宋即有“茶乡”之称,清朝时期就出产“天堂贡茶”。近年来,炎陵县利用良好生态优势,把高山茶叶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实施一系列倾斜政策和鼓励措施,扶持高山茶叶产业快速发展。

    通过种植,人们发现茶叶生产效益大大超过水稻种植,其中,高端茶卖到了8000元至1.8万元/公斤,被人们称为“一亩茶,十亩田”。高效益提高了农民种植积极性,反过来促进了产业良性发展。如今,全县已有下村、中村瑶族、十都、鹿原等8个乡镇发展茶叶种植,面积达3.55万亩,年产量360吨,带动4000余种植户,户均增收5000多元。千年“茶乡”,重焕生机。

    炎陵养鹅历史悠久,清代重修的《酃县志》记载“祥风飞岩,群鹅集坂”,可见当时养鹅盛况。2009年,炎陵白鹅被当时的农业部首批认证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该县引导村民们大力发展白鹅养殖,现已建成200亩以上的标准化养殖基地3个,年出笼9.785万羽,并建起年加工能力300万羽鹅肉系列产品加工厂,产品远销海内外。

    3

    “龙头”发力

    产业发展“满盘活”

    “龙头”一活,满盘皆活。在四大“龙头”有力牵引下,该县迅速掀起特色农业发展热潮。无公害蔬菜、特色水果、笋竹林、油茶油菜、花卉苗木基地已成为乡村振兴发展“主阵地”。

    炎陵县共有楠竹面积39万亩,由于长期疏于管理,导致部分楠竹林荒芜,品种退化。近年来,该县出台政策鼓励村民大力进行楠竹低产改造,对贫困户改造楠竹给予200元/亩奖补,对改造面积1000亩的大户给予2万元奖补。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各村组开展免费技术培训,现场指导。

    如今,该县低产改造楠竹34万亩,亩均活立竹从60多根增至120多根,围径从7厘米左右增至12厘米左右,亩均增值1倍以上。通过发展加工企业50多家,吸纳1万余农民就业,实现楠竹产业年产值10亿元以上。

    通过加大对油茶种植的投资,高产油茶良种推广、引进企业、低改和改培油茶林,提质、增效、扩建油茶林基地,全县共有油茶种植面积10.67万亩,综合产值超3亿元。其中100亩以上种植大户40多户,使油茶成为一项富民产业。

    受炎陵黄桃启发,炎陵县掀起种植高山水果热潮。因地制宜,该县引导村民们大力发展新世纪梨、柰李、猕猴桃等高山水果种植。其中,猕猴桃品种有翠玉、红阳、米良一号和野生猕猴桃,猕猴桃果肉细腻,清香鲜美,酸甜可口,沁人心脾,营养丰富,有着“水果王”之美誉,年产鲜果1000多吨。

    位于鹿原镇柳山村的炎陵县红心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规范管理,引进水肥一体化技术,种植了红心猕猴桃400多亩,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先后吸纳1028户农户入社种植红心猕猴桃,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县高山水果种植总面积达14万亩。

    初冬,小雨,寒气逼人,十都镇楠竹山上却热闹非凡,村民们身穿雨衣,忙着给楠竹砍青、松土,进行低产改造。目前,该县已发展楠竹低改面积3多万亩、加工企业50多家,吸纳1万余农民就业,楠竹产业年产值近10亿元。

    该县有楠竹面积39万亩,人均拥有量超过我国楠竹第一大县的浙江安吉县。但由于长期疏于管理,导致部分楠竹林荒芜,品种退化。近年,炎陵县看准这个产业前景,决心大力开发。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村民们大力进行楠竹低产改造。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各村组开展免费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如今,全县已低产改造楠竹34万亩,其亩均活立竹从60多根增至120多根,围径从7厘米左右增至12厘米左右,亩均增值1倍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该县还大力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使其得到加工增值,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是延长产业链和农业增效的重要环节。

    该县立足产业基础,利用“引老乡、回家乡、建故乡”活动,发挥各类商会广泛的资源优势,先后引进了娜妹子、鸿鑫竹木、神农茶业、金紫峰粮油等3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其中,娜妹子投资1000多万元,引进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黄桃果汁生产线,将黄桃精心提炼加工成果汁、罐头。利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经营模式,旗下的合作社发展社员1000多户。前年,在第五届中国(长沙)果品产业博览会上,该公司生产的黄桃果汁荣获“产品金奖”。

    该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农产品加工企业,不仅可使农产品就地加工增值,还通过采取“公司+基地”模式,引导加工企业与种植基地“联姻”,获得企业、产业双赢的好局面。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炎陵县委宣传部提供)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