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地联动出品牌“幸福株洲”更文明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姚时美

    通讯员/杨昆

    一句句语气轻柔的交通劝导,一场场人山人海的文明主题活动,一次次暖心备至的慰问走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株洲城乡持续推进。

    近年来,株洲着力构建指导中心、中心、所、站和点(基地)五级联动的文明实践体系,凝聚55.6万余人的志愿者力量,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开展文明劝导、主题活动、志愿服务等一系列文明实践工作,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文明实践直达基层“神经末梢”,文明乡风吹进千家万户。

    建阵地,凝聚一群人

    今年9月17日,位于天鹅湖公园的荷塘区志愿者之家揭牌,从这天起,荷塘区近5万名志愿者有了属于自己的“娘家”和“加油站”。

    荷塘区志愿者之家是由荷塘区委、区政府为广大志愿者们建设打造的除荷塘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外,又一处集办公、展示、活动、礼遇褒奖、积分兑换等功能于一体的新阵地,致力于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荷塘志愿大平台大体系。

    “这里既是我们志愿者开展工作的重要阵地,也是展示文明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窗口,现在很多工作都放在这里做。”志愿者刘晓雷说。

    有阵地,才能扛起大旗;有阵地,才能凝聚人心。近年来,株洲坚持群众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阵地就建到哪里,将触角伸到基层各角落。

    畅通资源渠道。整合市政府办公楼、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站、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等场所,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138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四级机构全覆盖。

    优化现有资源。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门前三小”、祠堂屋场等阵地建成1500多个文明实践点(基地),利用学校阵地资源,建设23所乡村“复兴少年宫”,利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邻里学院、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四点半亲子课堂等,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直达“神经末梢”。

    强化队伍建设。市级平台打造由市长担任总队长的18支市级志愿服务分队,各县市区打造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市直机关单位13个类别志愿服务专业大队+N个新乡贤、“五老”人员志愿服务队伍的“1+13+N”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全市注册志愿者已达55.6万余人。

    如今,各处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中心、所、站和点(基地)招牌分外显眼,为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提供了平台,指明了方向。街头上那一抹抹“志愿红”“志愿蓝”“志愿绿”,成为文明行为的引领者、劝导者和宣传者。在千家万户,干部职工和志愿者已成为困难帮扶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执行者。

    塑品牌,温暖一座城

    不久前,两位老人因感情纠纷,乘坐一个多小时公交车到芦淞区锦绣江山小区,找“老孙说事”基层调解志愿服务品牌负责人孙宝勋帮忙。经“老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两位老人来时愁眉苦脸,走时满面笑容。

    “老孙说事”基层调解是芦淞区庆云街道锦绣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的众多志愿服务品牌之一。这里还有“咸鱼翻身”“一碗爱”“王哥敲门”等一批志愿服务项目,倡导群众厉行节约、传递爱心,化解邻里矛盾,架起文明实践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荷塘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的“党建+‘4V’体系”平台,培育和孵化出73个志愿服务专业队伍,引导“湖南好人”刘晓雷、“堡母”邓菊萍等一大批星级志愿者,将居民的问题难题在15分钟内解决;在天元区,嵩山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培育的“嵩山路街道‘九·久’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将每月9日固定为志愿服务日,已服务居民群众近27万人次;在石峰区,学林街道香樟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统筹辖区各大高职院校的青年志愿者团队,长期为居民提供爱心帮扶、心理咨询、交通疏导等志愿服务;在渌口区,“共享厨房”已为渌口区人民医院患者及家属提供免费烹饪服务12000余人次,“小板凳课堂”持续开展“六讲六进”主题宣讲活动,让党的好声音在基层生根发芽、遍地开花。

    群众赞誉纷至沓来。

    荷塘区宋家桥街道月桂社区茶园村小区失独、失能老人谢德贵说:“是‘康乃馨’志愿者如亲生子女般的悉心照顾,让我对晚年生活不担忧。”

    在渌口区照顾中风儿子的刘娭毑说:“‘共享厨房’让我每天可以炒出儿子爱吃的饭菜。”

    如今,株洲已培育打造“新区志愿·一路有礼”“徒步湘江毅行”“春蕾爱心屋”“萤火虫”“稻花香读书会”“九·久志愿服务”“银龄伴”等一批文明实践品牌项目,五年来共收到群众“点单”12000余条,基本实现“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相贯通,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阵地、项目、品牌,日益链接、凝聚着更多的人群服务,温暖“幸福株洲”,也熏陶着更多市民成为讲文明、有温度的市民。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