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苏博:助推学生“飞”入无人机新赛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宋芋璇

    通讯员/彭新华

    2013年,“80后”小伙何苏博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研究生毕业后,进入长沙一家无人机企业,一步步走到了研发副总监、产品总监的位置。

    工作5年,他逐渐意识到,无人机行业正处于初级阶段,只有培养更多该领域的专业人才,才能真正为行业造血。他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2018年,何苏博正式进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成为当时该校航空工程学院的唯一一位无人机专业教师。

    专业建设从“0”到“1”

    “扎根校园,从源头处打造无人机与行业应用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初入湖汽,何苏博就在心底绘就了一张人才培养的蓝图。

    入校半年不到,他牵头的无人机社团吸“粉”无数,并在省赛中取得佳绩。2021年,何苏博负责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正式迎来150名新生。随后的两年里,学校对该专业的师资、课程、实训资源给予了全方位支持,一支由专业教师+企业技术专家的科研创新团队应运而生。

    “之前很多人理解的无人机人才培养就等于飞行操控培训。实际上,无人机在安防、巡检、测绘、编队集群等方面都能大放异彩,所以我们只教会学生驾驶操控是远远不够。”从原来的产业精英转换为人才培养的“造血者”,何苏博深谙:无人机应用技术作为一个应用领域广、发展极为迅速的行业,产教融合是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

    为了时时链接市场需求,每年的寒暑假,他穿梭于深圳大疆、北京远渡、成都纵横等十余个国内无人机行业领先企业之间,不仅打造了一套清晰明确的人才培养方案,还与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争取了实习、就业、调研的机会。

    成果转化从“1”到“N”

    周一上午,在无人机应用专业实训室里,学生们正以吊舱视角、飞机视角,有条不紊地执行森林防火巡护模拟任务。他们操作的这套无人机半实物模拟仿真系统,就是学校与北京远度公司合作研发的成果。

    该系统紧跟行业动态发展,实现了在室内完成多旋翼、垂起固定翼、直升机等各类主流无人机飞行训练的教学需求。依托该系统,该校无人机应用专业学生在大一时就具备了基本的行业作业能力,大二时即可参与线下真实的无人机服务项目和公益活动。

    如今,由无人机专业师生组建的“红飞鹰”团队已有80位成员,其中63人已拿到民航无人机驾驶员执照。他们深度参与到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等7个省、81个县市区的农林、巡检、测绘等技术服务工作中,真正完成了从“1”到“N”的成果转换。

    与此同时,在2022年举办的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国赛上,何苏博指导的红飞鹰无人机服务先锋队与本科院校队伍同台竞技,凭出色表现获评铜奖。2023年,何苏博个人获得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比赛二等奖,指导学生许涛和曾意华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能飞行器应用技术赛项中获全国二等奖,指导学生李桃春在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暨第四届全国残疾人技能节比赛中获无人机操控项目冠军。

    不难窥见,这位“80”后新晋教师的育人蓝图正在一步步实现,将有更多学子在他的托举下实现腾飞。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