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拒礼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苏铁军

    李东阳,明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才学渊博,文章典雅,朝廷著作多出其手。诗作自成一派,史称“茶陵诗派”。

    李东阳18岁入仕,66岁致仕,仕宦一生,却“清慎之操,终始不渝”。据统计,为官五十多年里,他上呈的求退、辞谢类的奏疏达56篇。仅正德七年这一年就达17次之多。很多是呈请免除给自己的兼俸和给子孙的恩荫。其实,明代官俸为历代最薄,李东阳的日子也过得紧紧巴巴。君王钦赐的官爵和赏荫,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荣华富贵,李东阳却始终有着自己的坚守和坚持,一遍又一遍地辞谢!

    曾经,宗族和地方官府为他造屋,他写下书信推辞——“往岁牌坊之作,在本家以为多费,而官府复屡为之,苦不早闻。及具书辞免,则其事已遂,不意今者复蹈前辙而又甚焉。”“以土木筋力为之累,纵令出自宗族,亦必借官府之声势财力,于心诚不安,而怨怒诮谤亦所不免。使得归而居之,尤为得不偿失。今乃已虚名招实怨,亦何所苦而为之哉?”

    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这封家书入情入理,情真意切,肝胆相照,感人至深。

    有一次,一位阔别多年的昔日同窗来访。分别时,东阳把别人送给自己的一套书转赠给了这位老同学。不想这套尚未启封的书中,夹有许多片赤金箔,共计几百片之多。这位老同学回到家里一看,大吃一惊,立即明白,这应该是有人行贿李东阳的物品,而李东阳自己都没有发现。老同学把书还给了李东阳,东阳羞愧难当,自责谢过的同时,立即把书送归原主。

    李东阳致仕后,家中经济捉襟见肘,日常开销常常要靠写诗题字换得一点银两来补贴。一天,夫人又拿出纸墨,要他“换一点补贴”来,他面露倦容,很不乐意。夫人笑着说道:“今天待客,桌上没有一点酒菜吗?”东阳突然想起,今天确有来客,欣然从命,笔走龙蛇。

    寒冬季节,东阳家中常常也不生火取暖。读书写字,不胜其寒,“辄就日而暴之,日移亦移,其俭如此。”时人尝过其门,“萧然四壁,不足当分宜辈(指奸臣严嵩)一宴会之费云。”李东阳去世时,家无余财,竟至于无钱治丧,要靠门生故旧捐助才得以料理完丧事。

    “三年不种竹,得竹如得玉。十日不见竹,一日肠九曲。初闻平安报,旧叶舒更绿。忽听欢笑声,新笋抽五六。儿童亦解事,知我性所欲。平生爱孤澹,不厌食无肉。凭将垂老身,医此未尽俗。”这是珍藏在北京图书馆的李东阳手书《咏竹》一诗。正如他的一生,两袖清风,一尘不染,立朝五十年,清节不渝。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