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毅
通讯员/曾淑军
位于茶陵县汉背办事处的原湘东钨矿矿区四面环山,近日,飞手曾歌操控的无人机腾空而起,按照预定路线飞行,地面情况“尽收眼底”,通过利用影像综合分析,让私挖盗采行为“无处循形”。
曾歌是茶陵县应急管理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这是该局用无人机开展矿山领域“打非治违”的一幕。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今年以来,针对矿山、危化品、烟花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茶陵县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探索“空中侦查、地面核查、系统检查”三位一体的执法模式,对重点部位、重点矿区或易发生私挖盗采矿产资源的区域,以“长期盯守+定期巡查+不定期巡飞”综合举措,精准推进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
快速反应 筑牢防线
今年5月15日,茶陵县消防救援大队开展检查时,发现马江镇长联村一民房非法储存柴油,随即通知县应急管理局。后者执法人员立即赶往现场,发现该民房柴油未储存至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存量约1.1吨,对该违法行为依法查处。
无独有偶。7月19日,茶陵县应急管理局接到举报,称辖区有一辆货车疑似非法改装成“移动加油车”,偷偷从事成品油运输和销售工作。县安委办马上牵头组织县公安、商务等单位赶赴现场执法检查,查获非法运输成品油1430公斤,违法嫌疑人交由公安机关立案调查。
从今年1月1日起,柴油被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其生产、经营、运输、储存等企业、个人需要按照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相关规定实施行政许可。
该县应急管理局多渠道向社会公布危险化学品目录中柴油调整的信息,及时传达政策要求,持续开展危化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与相关部门共享核查的情报线索,强力出击,形成合力。
该县安委办印发《关于开展危化烟花工贸矿山领域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夏季攻势专项行动的通知》等工作方案,督促各行业部门、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认真压实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对各行业领域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和违规违章行为进行全面排查整治,铁腕“打非治违”。
按照“应委托尽委托”原则,该县应急管理局与乡镇(街道)、办事处签订委托执法协议书,委托其以执法部门名义从事执法活动,并明确委托范围、权限、责任等,保障各基层执法队伍有力可使、有“剑”可用。
其中,虎踞镇发布有奖举报公告,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工作,承诺投诉举报信息接诉即办、闪电响应;高陇镇根据安全生产重点领域划分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等9条战线,以行政村为基础划分10个片区、154个网格,形成办所分战线、村(居)分片区的“条+块”双重排查模式等。
今年以来,该县共组织执法活动1.8万余次,出动执法人员3.6万余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2.6万余家次。
科技赋能 耳通目达
11月14日晚,在“嗡嗡嗡”的轰鸣声中,一台无人机在原湘东钨矿矿区内起飞,这是茶陵县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开展夜间巡查行动。
“利用无人机的夜拍功能,对矿区巡查,可疑热点将呈现不同颜色。执法人员根据影像情况,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直奔现场核实查处。”该局执法人员说。
茶陵县矿区范围大,且大部分位于偏远山区,单靠人力巡查、盯守效率低、效果差,而夜间是违法分子私挖盗采的高峰期。
为更好地打击私挖盗采行为,茶陵县应急管理局创新执法模式,利用无人机携带的红外夜视功能,对部分非煤矿山和尾矿库企业进行夜间不定期巡飞。天黑,根据不同目标的不同温度来感应目标位置,帮助地面团队迅速精准锁定可疑热源,避免违法分子利用黑夜逃避执法检查。今年以来,该县已查处高岭土等矿产资源盗采案5起。
今年,该县印发《关于开展矿山、危化领域、重点林区夜间无人机巡飞“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巡查重点范围,要求采取“空中巡查+地面核查”的方式,双管齐下,铁腕重拳,坚决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
在茶陵县应急指挥中心,重点企业的监控点已与该中心监控平台互联互通,企业现场实时情况一目了然,打破空间、时间限制,避免了监管部门传统实地检查方式存在的盲区和漏洞,能及时发现和制止现场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排查并督促企业及时整改事故隐患,减少了对企业正常生产活动的打扰,有效降低了执法成本,提高了安全监管威慑力。
茶陵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用好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向“数字”要效率,全面强化“打非治违”和监管执法,不断加强重点行业、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岗位人员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