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菊萍(右一)带领志愿者为潘丽君(右二)安装厨房柜子。 受访者供图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旷昆红
通讯员/彭莉 陈彤
“没有邓老师,我都不知道如何挺过来。”荷塘区月塘街道东湖社区的潘丽君如是感慨。如今,在潘丽君眼中,邓菊萍和志愿者是比亲人还亲的好姐妹。
这一切要从2019年说起。
生活接连遭受重击
潘丽君今年67岁,过去20多年,她一直和疾病作斗争。20多年前,她患上了乳腺癌,10多年前,又患上了肺癌,还有哮喘、眩晕症等多种疾病。多年来,她靠丈夫和儿子悉心照顾,不用说做饭洗衣服这些家务活,潘丽君一点不会干,每天的吃药时间也全靠家人提醒。
麻绳专挑细处断。短短两年,潘丽君遭遇了人生至暗时刻,先是2017年底丈夫突发疾病去世,她还没从悲伤中缓过来,2018年11月独子又突发脑溢血去世,仅留着一只宠物狗“佳佳”陪着她。
那段日子,不忍卒想。
贴心帮扶随叫随到
2019年,月塘街道实施了“近邻帮”微项目,针对辖区60岁以上家庭困难的独居老人开展帮扶,首批选取了21名帮扶对象,潘丽君不在其列。“近邻帮”负责人、退休老师邓菊萍了解到潘丽君情况后,当即叫上团队志愿者一起去医院探望她。邓菊萍说,“第一次见面时,她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很差,总是用手捂着脸,也不和我们交谈。”邓菊萍马上向街道提出将潘丽君纳入“近邻帮”微项目,得到街道支持。
考虑到潘丽君的情况,邓菊萍安排团队志愿者一对一帮扶她,除了三天两头上门探望外,志愿者24小时电话不关机,有求必应。潘丽君不会做饭,志愿者隔几天就把做好的鸡汤、墨鱼炖鸡等营养丰富的菜送上门。潘丽君说想换一个房间睡,志愿者马上就帮她挪床。床挪好后,她又觉得床板太光滑,床垫放在上面总是滑动,导致晚上睡不好,想把床板弄粗糙一些,邓菊萍又找人刨床板。她要上医院住院,志愿者陪着上医院办手续,还轮流送饭。
尽管大家竭尽所能满足潘丽君一切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要求,但最初那两年,大家很少从她脸上看过笑容,她还经常将负面情绪发泄到志愿者身上,但邓菊萍和大伙并不计较,“她疾病缠身,又先后失去两位亲人,我们理解也包容她。”
四年照顾叩开心扉
虽然潘丽君爱吐槽,但志愿者对她的关心关爱一直不打折扣。两年下来,她也慢慢从排斥到事事依赖志愿者。
最终的转变发生在2021年11月的一个寒夜。那天,邓菊萍正看着电视,突然接到潘丽君电话,“眩晕症又犯了”,希望邓菊萍送她去医院。
邓菊萍穿上厚外套,叫上丈夫就往外赶,边走边打电话给志愿者刘江平和张惠,一起送潘丽君去医院。四个人守到凌晨三四点钟,等潘丽君打完点滴,身体基本恢复了,又把她送回家安顿好,才各自回家。
第二天,潘丽君破天荒地专门打电话来感谢大家。眼见着潘丽君精神势头好转,邓菊萍不失时机地叫上有特长的志愿者,定期上门帮她做家务、给她按摩,陪她周边游散心。
潘丽君逐渐和大家熟悉起来了,也终于敞开心扉,和大家聊家常、开玩笑,分享了在儿子去世后,毅然将儿子器官全部捐出,救助了多人性命的故事。
她甚至向大伙“讨教”如何做菜。如今,她也能做些简单的家常菜。
从受助者到助人者
“邓老师你们来了,快进屋。”还没进门,邓菊萍就听到了潘丽君热情地招呼声。
眼前的潘丽君,不忌讳向记者提起她那段伤心往事,甚至她还主动分享她家小狗的故事,以及和大伙出去旅行的愉快经历。
去年,潘丽君自己也成了一名志愿者。
有一次,潘丽君了解街道一位80多岁的独居老人生活困难后,她不仅把别人送来的营养品分了一半给老人,还提出和大伙一起去帮忙照顾老人。她还学会了用微信,每天积攒微信步数,为贫困山区儿童助力。
对于潘丽君这几年的变化,邓菊萍感触颇深,“我们志愿者持之以恒地努力,让她敞开了心扉、重拾了生活信心,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件很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