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不能“倚老卖老”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帽子戴不住就会掉。 漫画/左骏

    易 蓉

    【老字号不是“免死金牌”。】

    近日,商务部、文旅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发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将长期经营不善,甚至已经破产、注销、倒闭,或者丧失老字号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的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消息一出,引发广泛热议,不少网友直呼“早该如此”。

    细品“中华老字号”称号,其成也在“老”,败也在“老”。成也“老”,是凭借多年积淀打磨了工艺、塑造了品牌、积累了声誉;败也“老”,是占着“老”本,“又贵又难吃”“服务拉跨”导致顾客流失,品牌没落,比如这次被“摘帽”的某老字号,早年就被曝店大欺客,不点满三个菜就下“逐客令”。

    这样的“摘牌”机制,既符合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必然规律,也有利于捍卫中华老字号的含金量与公信力,更有利于激发经营主体的活力。

    中华老字号不是“免死金牌”,老字号固然会获得一些资源倾斜,也在市场竞争中得到一些信用背书,这并不足以确保一家企业高枕无忧,消费者为“老字号”买单,短期或许是因为“中华老字号”的光环,长期的认同肯定是源于一次次购买和使用体验。

    纵观世界那些历久弥新的“百年老店”“百年名气”都是在大浪淘沙、充分市场竞争中,才保有持续生命力。反之,在商言商,那些失格化、僵尸化的企业,被市场淘汰、移出名录也是必然的结果。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