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章
【期待更多公共文化资源“活”起来。】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近段时间,“青年夜校”火爆出圈。有的地方还出现了超65万人在线抢近1万个课程名额的“盛况”。
五花八门的知识类别,生动有趣的授课方式,经济实惠的课程价格……有别于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再教育夜校,如今的“青年夜校”类似于老年大学的青春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抓住碎片时间,习得一项新手艺,融入一个新圈子,与志同道合之人陶冶情操、慰藉精神。
曾有人调侃,上班的时间是为了“活着”,下班的时间才是在“生活”。有参加补习的网友称,“青年夜校”犹如一个“精神乌托邦”,自己在沉浸式学习知识技能时,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烦恼都会被抛到脑后。
“夜校”走红也与政府的支持密切相关。比如上海推动“社会大美育”,大力推动全城美育、全民美育,补贴“夜校”,才让“夜校”有了出彩的机会。
这样的现象在我市并不鲜见。比如前段时间,很多年轻人会在下班后涌入老年大学,或是选择共享自习室“充电”,折射出与“青年夜校”异曲同工的精神需求。
如何让“青年夜校”从“走红”到“长红”?一方面,要在硬件上支持。可由政府部门规划统筹,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形式,给予提供公共场地者补贴政策,把闲置的公共场所利用起来。另一方面,不断优化软件供给。各界力量在课程打磨、师资培育、资源协同等方面持续深耕,打造出一批喜闻乐见的精品文化产品的同时,兼顾社会公益和经济效益间的平衡。
“青年夜校”的火爆出圈,无疑为城市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供了新样本。我们也期待更多公共文化资源“活”起来,一座学术氛围浓厚的城市,必将实现人与城的双方奔赴。